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龙灏,薛珂.面向全球化的未来在地建造探讨[J].世界建筑,2021(6):10-13,126.
[2]尹怡诚,成升魁,马润田,等.基于“在地性”与“协同性”的丘陵地区县域“双评价”模式探讨——以湖南辰溪县为例[J].经济地理,2020,40(9):102-113.
[3]马雨萌.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4]龙灏,张杨.新地域主义理论框架下大型医院建筑的在地性探讨[J].世界建筑,2021(6):96-99,126.
[5]张雷,雷晓华.空间的在地性和业态的外化动力——松阳陈家铺村复兴的两种推动力量[J].建筑学报,2021(1):26-33.
[6]毛心彤,陈骏祎,司亚丽,等.皖中地区传统民居现状调查与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5(9):132-133.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安徽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8]宁丁.桐城地区明清传统民居初探——以“三街一巷”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189-190.
[9]王惠,席俊洁.徽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解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62-66,70.
[10]江保锋,闻婧.徽州传统民居门罩的装饰呈现与审美内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2):4-10.
[11]李超,谢亚平.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传统民居门饰文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66-73.
[12]闻婧.徽州古民居彩绘装饰的形成及视觉呈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1):77-82.
[13]戴红,黄素涌.浅谈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的艺术之美[J].文化产业,2020(33):67-68.
[14]刘仁义,张靖华.安徽民居色彩成因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工业建筑,2010,40(5):146-148.
[15]王惠,付晓惠,侯琪玮.古徽州地区传统聚落街巷空间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34-41.
[16]周虹宇,李早.皖中与皖南村落空间结构及其成因的比较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2):75-80.
[17]杨春华,姚逸苇.何谓“农村空心化”——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J].农村经济,2021(7):79-86.
[18]倪玮西.论传统建筑屋顶的现代转译形式[J].中外建筑,2019(5):203-206.
[19]郑婉琳,王志刚.基于聚落分形同构研究的村镇人居空间设计——以楚雄地区彝族传统聚落为例[J].南方建筑,2021(5):130-137.
[20]周坤,王进.场域织补:旅游传统村落更新理论新议[J].人文地理,2020,35(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