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谢凝高. 中国山水文化源流初深[J]. 中国园林, 1991(4): 15-19.
[2]齐新林. 中国山水文化有何独特价值[J]. 人民论坛, 2017, 562(19): 138-139.
[3]丁方,史蕊. 中国“山”“水”的文化解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 34(1): 154-163.
[4]陈水云. 中国山水文化[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5]陈明松. 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J]. 中国园林, 2009, 25(3): 29-32.
[6]杨欣,赵万民. 基于空间哲学视角的山水文化体系解释架构[J]. 城市规划, 2016, 40(11): 78-86.
[7]武定宇,姚珊珊,苏典娜. 不止是山水——当代山水精神的传承与创新[J]. 美术观察, 2019, 292(12): 55-58.
[8]冯亚琳,阿斯特莉特·埃尔,余传玲. 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9]王蜜. 文化记忆:兴起逻辑、基本维度和媒介制约[J].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484(6): 8-17.
[10]扬·阿斯曼,陈国战. 什么是“文化记忆”?[J].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484(6): 18-26.
[11]扬·阿斯曼,金寿福,黄晓晨.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J]. 史学理论研究, 2015, 95(3): 49.
[12]扬·阿斯曼,管小其. 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J]. 学术交流, 2017, 274(1): 10-15.
[13]简·奥斯曼,陶东风. 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J]:文化研究, 2011(00): 3-10.
[14]阿莱达·阿斯曼,王蜜. 重塑记忆:在个体与集体之间建构过去[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2): 6-14.
[15]阿莱达·阿斯曼,陶东风. 个体记忆、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J]:文化研究, 2020(3): 48-65.
[16]阿莱达·阿斯曼,教佳怡. 历史与记忆之间的转换[J]. 学术交流, 2017(1): 16-25.
[17]赵静蓉. 文化记忆与符号叙事——从符号学的视角看记忆的真实性[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5): 85-90.
[18]康澄. 文化符号学中的“象征”[J]. 国外文学, 2018(1): 1-8.
[19]王霄冰. 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243(2): 237-244.
[20]王霄冰. 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121(1): 41-48.
[21]吕龙,陈晓艳. 乡村文化记忆的场域认知、依恋与传承关系——以苏州金庭镇为例[J]. 热带地理, 2021, 41(3): 485-494.
[22]李巍,漆建武,张凯. 甘肃省文化记忆空间识别与格局演化[J]. 经济地理, 2021, 41(1): 74-86.
[23]潘君瑶. 遗产的社会建构:话语、叙事与记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遗产传承与传播[J]. 民族学刊, 2021, 12(4): 41-51.
[24]刘慧梅,姚源源. 书写、场域与认同:我国近二十年文化记忆研究综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8(4): 185-203.
[25]余红兵. 文化记忆与文化遗忘的重新界定[J]. 俄罗斯文艺, 2020(1): 133-140.
[26]亚历山大·埃特金德,张佑慈. 文化记忆中的硬记忆与软记忆:俄罗斯与德国的政治悼念[J].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484(6): 38-46.
[27]吕龙,黄震方,陈晓艳. 乡村文化记忆空间的类型、格局及影响因素——以苏州金庭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6): 1142-1158.
[28]刘恩彤.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策略探索[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7(1): 60-63, 95.
[29]常国燕,李勇锋. 论新媒体对青年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 当代旅游, 2022, 20(8): 60-62.
[30]魏来,章杰宽. 老年人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景点选择偏好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157-159.
[31]王永桂,赵士德. 地方依恋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文化认同的中介作用[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8(1): 19-27.
[32]孙瑾瑾,李勇泉. 游客旅游动机对文创旅游目的地重游意愿的影响——文化接触的中介作用[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7(4):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