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蔡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观念、制度和能力建设[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3):5-8.
[2]卢磊,郭甜甜.民办社工机构研究文献综述(2006-2016)[J].社会福利,2017(10):26-30.
[3]鲁思·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M].刘少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M].林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张军,李陈,陶诗龙.中部地区社工机构的运行困境与发展转型——基于L市社工机构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5):77-83.
[6]郭景萍.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CONNOR O, KATHERINE M.Organization Practice: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Human Services[M]. Hoboken 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9.
[9]戴香智.契合与张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的场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0):213-218.
[10]梁伟康.成效管理: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全面实践策略[M].香港:非营利组织卓越管理有限公司,2012.
[11]赵颖.浅析新常态下非营利组织能力提升问题[J].学会,2016(12):51-54,60.
[12]许源源,王通.信任视角下社会组织认同的反思与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58-62.
[13]王清.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4):59-65.
[14]李倩.中国战略规划实践中目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2):32-36.
[15]辛允星.差序格局: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软肋”——近15年来相关文献述评[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10(3):86-94.
[16]童敏,史天琪.专业化背景下社工机构督导的本土定位和分工——基于厦门A社工机构的个案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37-46.
[17]樊耘,顾敏,汪应洛.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3):1-5.
[18]陈晓春.非营利组织营销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储华林.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03):62.[doi:10.15986/j.1008-7192.2022.03.009]
CHU Hua-lin.An Analysis on 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the Path Optim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Correction[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22,41(02):62.[doi:10.15986/j.1008-7192.2022.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