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R]. 北京: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
[2]肖萍,朱国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治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73-79.
[3]童志锋.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与挑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9-96.
[4]张明月,郑军,高志峰.山东省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特征、成效、困境与路径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6-71.
[5]高璞,贺梅. 湖北省农村水改工作的光明前景——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4(2):62.
[6]闵安民,慕长龙,王宇等.四川秦巴山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2005(2):7-11.
[7]许娟.秦巴山区乡村聚落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8]谭蓉.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2.
[9]陈绪敖.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6):184-190.
[10]唐学军,陈晓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秦巴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13-20.
[11]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低碳能源法律及政策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7-25.
[12]唐学军,陈晓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1):7-17.
[13]唐学军,陈晓霞.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5):48-51,84.
[14]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跨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思考[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8-34.
[15]唐学军,陈晓霞.乡村振兴视域下秦巴山区农村水环境治理政策研究——基于川东北B市P县S镇数据[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5):12-16.
[16]唐学军,陈晓霞.农村居民对“河长制”认知情况研究——以川东北B市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13.
[17]唐学军,陈晓霞.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活垃圾的防治——基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调研数据[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6-52.
[18]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9-46.
[19]童志锋.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与挑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9-96.
[20]张明月,郑军,高志峰.山东省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特征、成效、困境与路径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6-71.
[21]黄巧云,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15.
[22]刘莹,魏国学,黄季焜.基于农村卫生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3-28.
[23]闵继胜,刘玲. 皖南、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19-522.
[24]陈楚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治规制研究——以广东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治理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27-31.
[25]蓝寿荣,何雪峰,郑盼.农村环境污染中农民维权难问题的治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78.
[26]张弛,席运官,孔源,等.生态环境视角下有机农业发展助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994-2019)[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6):70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