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0(9):20-25.
[2]金昱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J].探索,2013(1):122-129.
[3]李江敏,王青,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J].旅游学刊,2020(11):78-89.
[4]杨红.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五大类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146-149.
[5]吴必虎,王梦婷.遗产活化、原址价值与呈现方式[J].旅游学刊,2018,33(9): 3-5.
[6]詹正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武当学刊,1997(4):39-41.
[7]郑欣淼.立法:保护民族文物和文化[J].中国民族,2001(5):7-8.
[8]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6):54-57.
[9]蔡良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J].人民音乐,2002(1):49-52.
[10]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J].中国博物馆,2002(4):14-15.
[11]李军.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J].文艺研究,2005(4):123-131,160.
[12]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7-51.
[1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14]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15]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49(2):121-142.
[16]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2):179-184.
[17]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9.
[18]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28(9):84-93.
[19]徐传谌,王艺璇.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融合:一个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8(3):91-96.
[20]柴国珍,孙文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文化遗产,2010(2):6-11.
[21]戴其文,刘俊,吴玉鸣,等.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22]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23]殷鼎,史兵,陈小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116-122.
[24]陈慕琳,胡娟,邱小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3):415-424.
[25]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6]PHILIPP K,JANERT. 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7]欧阳正宇.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203-208.
[28]李玏,刘家明,王润,等.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 32(10):1937-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