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黄永红,申民,周苹.跨文化符号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孙晟博,高炳学.符号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J].包装工程,2022,43(18):283-292,326.
[7]刘雅祺.文化消费的符号学解读[D].长沙:中南大学,2007.
[8]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9]蒋建国.仪式消费及其时代意涵[J].天津社会科学,2012(4):97-100.
[10]王潇崎. 仪式消费视角下的电商造节现象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
[11]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埃德温·R·麦克丹尼尔.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贺文发,徐裴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崔榕,赵智娜.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民族学刊,2021,12(8):1-8,120.
[13]赵毅衡,贾佳.艺术文本的组合轴演变与体裁位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7):201-207.
[14]宗祖盼,刘欣雨.“国潮”的消费认同与价值尺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4):56-63.
[15]徐钰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异质同构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6]艾娟,汪新建.集体记忆: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11(2):121-126,148.
[17]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18]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