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邹永华,陈紫微.未来社区建设的理论探索[J].治理研究,2021,37(3):95-103.[2]张佶,钱秉玺.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基于美国LEEDND评估体系与实践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7,41(11):102-110.
[3]王钦,白胤,王伟栋.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11):138-140.
[4]王文卉,张建.基于住户体验的住区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北京居住区为例[J].建筑学报,2021(S2):53-59.
[5]池云彦,龚虹.基于安全需求的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策略[J].建筑经济,2023,44(3):24-30.
[6]BAI Y, ZHANG W, YANG X, et al. The framework of technical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constructing lowcarbon communities in China[J]. Buildings, 2021, 11(10):1-21.
[7]王凌,聂明睿,陈奕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绿色评价研究[J].南方建筑,2022,214(8):40-49.
[8]石龙宇,许通,高莉洁,等.可持续框架下的城市低碳社区[J].生态学报,2018,38(14):5170-5177.
[9]赵清.城市社区生态化有机更新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6):32-35.
[10]钱艳,任宏.公私合作模式下绿色社区项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3):148-151,156.
[11]马一翔,尚嫣然,冯雨.北方社区碳排放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以烟台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4):118-124.
[12]陈双,赵万民,胡思润.人居环境理论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9,33(8):37-42.[13]李想,周绍文.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城中村更新改造[J].城市建筑,2021,18(8):29-31,124.
[14]魏宗财,张园林,张玉玲,等.保障房住区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与提升策略[J].规划师,2017,33(11):30-38.
[15]杨晴青,高岩辉,杨新军.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恢复力整合研究——演化特征、路径与理论模型[J].地理研究,2023,42(1):209-227.
[16]于光玉,李勤,程伟.乡村振兴视角下宜居村镇建设策略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双杨镇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44-49.
[17]庄贵阳,周枕戈.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30-39.
[1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9]付琳,张东雨,杨秀.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19,47(15):39-46.
[20]王文卉,张建.基于住户体验的住区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北京居住区为例[J].建筑学报,2021(S2):53-59.
[21]董晓峰,史培艺,陈鹭,等.宜居生态社区系统评价研究及对健康社区营建的启发——以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典型社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9):96-106.
[22]姜洪庆,尹心桐,梁伟研,等.广州市越秀区既有城市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0):125-133.
[23]张鹏,周恩毅,刘启雷,等.基于AHP法的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2):49-56.
[24]DIAKOULAKI D,MAVROTAS G,PAPAYANNAKIS L.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 the critic method[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1995,22(7):763-770.
[25]高华建,李小冬.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1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