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崇涛.戏曲文献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3. [2]王文章.序《荔镜记荔枝记四种》[J].福建艺术,2010(4):4.
[3]郭汉城.史料难觅弥足珍贵:琐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J].中国戏剧,2003(5):56-57.
[4]郑国权.一脉相承五百年:《荔镜记荔枝记四种》明清刊本汇编出版概述[J].福建艺术,2010(4):8-10.
[5]郑国权.荔镜奇缘古今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8.
[6]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荔镜记荔枝记四种[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12.
[7]曾永义.极其贵重的民族文化资产[J].福建艺术,2010(4):6-7.
[8]郑国权.明万历荔枝记校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3.
[9]林立.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梨园戏<陈三五娘>的改编[J].安徽文学,2007(12):181-189.
[10]林立.情欲与精神:戏曲《陈三五娘》情爱观的变迁[J].时代文学,2008(1):122-124.
[11]陈雅谦.《荔镜记》的思想内涵及“陈三五娘”故事的演变[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4.
[12]华金余.一曲人本主义的赞歌:解读梨园戏《陈三五娘》[J].四川戏剧,2009(2):78-79.
[13]吴榕青.明代前本《荔枝记》戏文探微[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84-92.
[14]朱双一.台湾新文学中的“陈三五娘”[J].台湾研究集刊,2005(3):91-98.
[15]张嘉星.闽方言研究专题文献辑目索引[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3.
[16]傅瑾.新中国戏剧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4.
[17]陈德华.“行头”之于“人物造型”:简论梨园戏《陈三五娘》人物造型的演变[J].文学界:理论版,2010(5):218.
[18]李红.程式的理解与人物的体验:梨园戏《陈三五娘》中“五娘”一角浅识[J].福建艺术,2005(3):62.
[19]吴晶晶.我演黄五娘[J].福建艺术,1998(1):16-17.
[20]钟东.掞荔与磨镜:对潮州戏文《荔镜记》中婚俗的探讨[J].戏曲研究,2006(2):50-61.
[21]古大勇.大众文化时代下《陈三五娘》的改编和发展之路[J].福建论坛,2012(3):50-61.
[22]古大勇.“媚俗”?“媚雅”时代中的“坚守”:梨园戏《陈三五娘》和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合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4):82-86.
[23]王伟.跨界的想象:当下梨园戏研究范式述评(2000—2010)[J].福建论坛,2012(3):110-113.
[24]王伟.从前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公共观演场域”中的闽南戏曲[J].戏剧文学,2012(3):56-60.
[25]王伟.《陈三五娘》的当代传播及其意义[J].兰台世界,2012(17):64-65.第5期 王 伟:粉墨闽南:荔镜情缘的跨学科叩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