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52-81.
[3]范颖.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四川乡村建设理想空间发展探寻[J].农村经济,2017(2):77-82.
[4]宗晓莲.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05(7):30-36.
[5]AKAMA J. Western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nature-based tourism in Kenya[J].Tourism Management,1996(8):567-574.
[6]SCHEYVENS R. 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245-249.
[7]左冰,保继刚.“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4):58-63.
[8]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8):58-65.
[9]朱海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中国农村公共空间 [J]. 科技创业月刊, 2005(5): 133-135.
[10]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秩序基础的生成——兼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演变轨迹[J]. 人文杂志, 2004(6): 164-168.
[11]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57-63.
[12]BJORKLUND E.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mental processes[J].Quebec:Lwal University,1972:157-159.
[13]约翰·厄里.游客的凝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4]孙九霞.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2014(5):78-86.
[15]修新田.参与式森林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增权机制和路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16]丁元竹.完善社会政策 提高执政能力[J].科学咨询,2004(11):25-26.
[17]文军.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6):28-36.
[18]成伯清.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1(1):70-76.
[19]廖军华.社区增权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0]韩国圣.山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去权与形成机制[J].地理研究,2013(10):48-63.
[21]孙友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困境与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9(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