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资助项目; 重庆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201704037)
作者简介:庞永红(1966-),女,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舒招平(1992-),女,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E-mail:1079336934@qq.com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virtual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 social practice
DOI: 10.15986/j.1008-7192.2018.02.016
虚拟实践是伴随互联网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实践形式,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超越性等特征。在比较虚拟实践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三种马克思实践形式异同的基础上,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将虚拟实践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具体探讨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中运用虚拟实践教学的多种途径。虚拟实践教学与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学生社会实践共同作用、相互补充,最终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施。
The virtual practice, a new form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r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ity, interactivity and transcendentality. Having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rtual practice and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of Marxist thoughts in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science and cul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roduce the virtual practic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Moreover, it discusses approaches to apply the virtual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e. The mutual action and complementary of the virtual practice in the conven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虚拟(virtual)一词最初源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邓斯·司各脱创造的一个拉丁语词virtualiter,其原意是“具有可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量,功能,品德等”。虚拟出现于人类文明起源之初,并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国内有学者将人类历史中虚拟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实体虚拟、符号虚拟和数字虚拟。并表明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的催化下产生的数字虚拟,其虚拟程度远远超越前两者。而数字虚拟便是借助一定的符号与图像,通过网络技术,以比特为信息的基本单元,对人类信息进行快速、精确、超载、共享和无损的传输和运算[1]。它对现实世界进行全方位、大容量的虚拟,真正使得虚拟现实成为可能。而本文所谈及的虚拟,即为数字虚拟。
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虚拟实践的崛起和诞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现实性思维方式,也改变了实践的基础和对象性前提。因此,虚拟实践必须成为哲学界应正视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挖掘虚拟实践的价值与意义,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观哲学。
在学术界,有学者指出虚拟实践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他们认为马克思所谈的实践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实践,而虚拟实践并不能直接改造现实世界,虚拟实践的存在甚至可能会与马克思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相违背。但大多数学者仍将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虚拟实践进行深入的阐释和研究,指出实践并不只有物质生产实践这一种单独的直接生产形式,像虚拟实践这种间接的生产形式同样属于实践的范畴,而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虚拟实践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基础的物质生产[2]。孙伟平教授指出,虚拟实践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3]。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与融合,人类的实践活动也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因此虚拟实践是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张明仓教授则提出“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4]85-112。2015年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科教材丛书在保留2013年版中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但教材同时指出“虚拟实践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派生形式,只具有相对独立性”[5]62-64。由石云霞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从狭义的角度看,实践的基本形式就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科学实验。从广义的角度看,我们又可以把实践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实在实践、虚拟实践、模拟实践。”[6]55-60并指出“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种客观活动”[6]55-60。虚拟实践能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出现在高校教材中,这表明它现已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与认可。
从以上学者对于虚拟实践的内涵阐释,笔者认为只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便能准确理解虚拟实践的概念:其一,虚拟实践的活动主体。虚拟实践的活动主体已不再是单纯的人类主体,而是一种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人-机主体”。这种主体强调以人为主导,同时也强调人与计算机在认知功能上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其二,虚拟实践的活动客体。虚拟实践的活动客体摆脱了以往实践客体的受动性地位,它不再是一种直接的物理或精神客体,而是一种信息客体,是由计算机技术和虚拟技术衍生出来的客体对象。其三,虚拟实践的活动中介。虚拟实践以数字化手段为中介,这也是它得以从以往实践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一种新型实践形式的重要标志。数字化就是将文字、语言、图像、视频等信息转变为可度量的数据,紧接着为这些数据建立模型,最后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用尼葛洛庞帝的话来说,数字化过程就是从“原子”到“比特”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虚拟实践就是人们利用互联网,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系统,在网络空间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改造信息客体的客观活动。虚拟实践又可细分为广义的虚拟实践,即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普通网络行为; 狭义的虚拟实践,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系统(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所从事的实践活动[2]。而本文中所指的虚拟实践既有普通网络行为,也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从事的实践活动,因此包含了这两种意义的虚拟实践。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把虚拟实践当作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与马克思的三种实践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区分开来。虚拟实践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一种崭新的人类实践形式,这种实践活动是人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的,并拥有现实实践所不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和超越性等特征。因此,它与传统的社会实践形式有着诸多的不同。
物质生产实践即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实践形式。人类从自然界进化而来,首先需要面临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7]31-32,因此往往需要通过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来产生一定的生活资料,以此来满足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通过运用自身的力量,借助物质工具和手段,最终为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并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及条件为目的的活动,它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然而虚拟实践并没有直接地改变自然客体,也没有获得相应的物质生活资料。虚拟实践改变的是由自然客体转化而来的那部分虚拟客体,即使对这部分虚拟客体的改变能帮助人们最终实现对现实自然客体的改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虚拟实践改造的那部分虚拟客体直接等同于现实实践所改造的自然客体。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当成是一种实体性的活动形式,而虚拟实践就好比是这种实体性活动形式的投影,是一种信息活动形式,物质生产实践与虚拟实践两者之间就像是“实体与信息”、“实物与影像”的关系。这也正是虚拟实践与物质生产实践所不同的虚拟性,也是虚拟实践所具有的个性。
人类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必定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就必须维护和巩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或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与生产实践直接相关的生产关系。除此以外,也存在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等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能交织融合在一起,都要归功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虚拟实践只是人们通过数字化中介在虚拟空间进行的活动,虽然人们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可以通过一些网络活动,如QQ、微信、微博、BBS等手段间接维护、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由于网络空间存在着虚拟性和匿名性,人们仅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相互传递信息,并未与实实在在的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再者,当人们从事虚拟手术等虚拟实践活动时,手术的成功或失败也不会对现实中的病人身体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虚拟实践活动也没有对社会存在物发生过直接的相互作用。因此,即使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与现实世界有一定的关联性,但虚拟实践仍然与社会关系实践有所不同。
科学文化实践就是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即人类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并为社会提供一定对象化形式的活动。科学文化实践需要人类大脑的思维和意识,但它也并非完全是单纯的精神活动,它不仅需要借助一定的客观物质才能实现,而且在从事科学文化实践中也需要给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生存资料,其活动的结果是必须要产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文化实践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将实验器材和装备作为研究手段,目的是探索与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人类从事科学文化实践,不仅能够从中更加清晰地认知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能给人类带来改造自然世界的精神产品。为正式的生产实践做好充分准备。而人类通过模拟现实实践所从事的虚拟实践活动,如虚拟驾驶、虚拟教学、虚拟手术等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文化实践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人们对现实实践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人们也能从中收获一定的精神产品,但人类从事虚拟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得精神产品,精神产品只是人类在进行虚拟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因此,虚拟实践不同于科学文化实践。
尽管虚拟实践不同于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三种实践基本形式,但虚拟实践仍旧没有动摇马克思实践观中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地位,尤其是以脑力劳动为核心的生产实践。因为虚拟实践本身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操作手段的新型实践形式,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与人类思维的进步。虚拟实践与马克思三种实践基本形式的关系就好似一母同胞的兄弟,它们共同孕育于马克思实践观,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而虚拟实践就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新型实践形式,是对三种实践基本形式的延续和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对此,转换观念,将虚拟实践有效运用其中,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本文中的虚拟实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既指教师的虚拟教学实践活动,也包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网页浏览或者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虚拟仿真、虚拟体验等,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因此,将虚拟实践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中,可实现高校思政课与网络社会一定程度的融合,从而激活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直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攀升至7.5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4.3%,而在这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网民就占据了24.8%,成为网民规模最大的群体[8]。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他们经常出没在网络社区中,在线交友、游戏、购物都是他们的最爱。但互联网中的各种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而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功能就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虚拟实践也是一种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技术,其本身也具有与网络相同的虚拟性、交互性等特征,它还可通过构建一种变化发展的虚拟环境,给参与者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信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让学生对其产生浓烈的兴趣,沉浸其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讲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教师即使一再强调长征途中的艰苦,学生也无法深刻体会。这时我们便可通过虚拟技术模拟长征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场景图像和声音清晰还原红军过草地、翻雪山的艰辛,学生仿佛身临其中,也对长征的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之下,高校思政课如不将虚拟实践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方面无法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另一方面也会丧失占领学生思想领域的重要阵地。无论是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满足大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有必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运用虚拟实践。通过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喜欢使用的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对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方向性上的引导,从而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最终达到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目标。
在高校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整堂课的主角,学生总是很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长期以往便失去了学习的自主自觉性。而虚拟实践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虚拟环境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将虚拟实践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中,一方面,在课堂上,可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与环境、信息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知识,让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也能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在课外,教师把教学实践任务安排下去后,学生也可灵活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完成。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虚拟实践活动是各自分散完成的,教师没法直接监控和约束学生的实践过程,学生若遇到困难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思考解决。学生想要达到虚拟实践的预期目标,就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自觉意识。同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运用虚拟实践,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变换教学形式,使教学氛围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喜好随心所欲地参与到虚拟实践活动中去,有效提升学习的自主自觉性; 对于教师而言,运用虚拟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课堂的喜爱程度、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师对虚拟实践技术的学习等,都能让教师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更加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优效果。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特长、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其一,教学经费短缺。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做调研访谈、参观历史文物古迹等实践都需要庞大的经费作为支撑,否则实践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 其二,学生外出的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统一的外出实践活动由于学生数量过多,而教师数量有限致使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兼顾到位,因此给学校与指导教师都带来巨大的压力; 其三,实践形式单一。目前高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如室内的影片观赏、新闻播报、小组讨论、开展辩论等,较少涉及校外实践活动。即使涉及也只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实践,或是学校组织小部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外出参观等,校外实践活动覆盖面小,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外社会实践当中,去亲身体验感受理论知识的内涵和魅力。而虚拟实践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难点,创造全员覆盖的实践教学新格局。虚拟实践具有超越性特征,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将历史文物古迹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详细地呈现在你面前。特别是通过虚拟实践的虚拟仿真功能,还可将现实中不存在或无法参观的历史古迹,例如历史中被烧毁的圆明园,我们便可根据史书中的材料,通过虚拟实践技术动态模拟还原圆明园的原貌,将其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因此,虚拟实践不仅能超越时空限制,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同时还能为学生课外实践教学带来不一样的临场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高校运用虚拟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困境,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虚拟实践即使具有诸多优越性,但它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因其注重对学生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亲身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都是虚拟实践教学无可比拟的。虚拟实践教学只能作为对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足的补充与完善,只有同时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学生社会实践与虚拟实践教学活动各自的优势,将现实与虚拟互补,才能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实现高校思政课功能的最大化。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虚拟实践,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方式方法。因此,创新虚拟实践的实施途径,将其与当代信息技术紧密契合,是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高校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已实现升级换代,高校校园网络覆盖面十分广泛,为建设高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提供了硬件基础。这里指的高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既可以是全国性的资源共享网站,也可以是各高校独具特色的校园网站。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网站的开发要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网站相区别,它是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形成一个以课程建设与社区化分享为中心,在充分解构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集数字资源管理与制作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在内容上,除了基本模块和常用的视频、动画、音频设计以外,还应当包括主板块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任务的发布、教师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软件下载、案例、学生作业成果展示区、学生分数记录与查询等; 另一方面,在功能上,要体现出精准的社区互动性,增设思政课程内容和实事政策的讨论板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在线讨论、交流互动[9]。交流中,学生可以将学习中的困惑向老师请教,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学生既是虚拟实践教学网站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网站的开发者与维护者。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平台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共赢的局面。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如果带着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经费问题,而且学校也难以保障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而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让学生进行虚拟仿真体验,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所谓的虚拟仿真体验,就是指学生带着实践教学的任务,在选定的虚拟目标空间如虚拟宣传橱窗、资源库、虚拟博物馆、纪念馆、科技生态园等进行图文并茂的参观,身临其境地去经历和感受。学生还能在其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人际交往关系环境,最终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虚拟仿真体验相较于普通网络实践,是高度依赖虚拟现实系统的实践活动,属于较为复杂、较难开发的虚拟实践资源,所以充分开发、完善、解决虚拟仿真体验的问题就成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北京理工大学的研发团队就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了一款软件课程《重走长征路》,这款软件能够模拟出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辛,以及遭遇的围追堵截和生离死别,从而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学习红军奋勇向前、不畏艰难的品质[10]。北京理工大学的这一研发成果,成为了推动高校思政课同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典型示范。虚拟仿真体验系统的开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教学效果,在仿真性高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中,能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才能乐于实践学习,最终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获得对特定事物的特定认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致使思想堕落,前途尽毁。我们必须承认,网络游戏对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如果将这种吸引力有效地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去,就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游戏的设计意图,就是要通过网络游戏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通过运用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最终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真正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在开发游戏时,应将游戏设定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把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蕴含在游戏的关卡任务的挑战过程中。例如我们开发一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相关的网络游戏,就可以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要素穿插到游戏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沉浸其中去了解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经过亲身体验游戏之后还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动力。当然,对于目前来说,开发思政课教育网络游戏,不仅需要开发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一定的研发经费、硬件设备、高新技术等作为保障,难度较大,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者管理者不断的努力与创新。
传统高校思政课通常是让学生提交纸质文本作为作业,学生只能通过单纯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也采用给学生发放试卷的形式,形式较为单一。个性化作业布置是根据学生的虚拟能力和兴趣爱好,提交具有个性化的和形式多样的作业,例如视频、网页、幻灯片、电子报等形式。教师主要可从两方面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其一,网络调研。网络调研就是要求学生针对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焦点事件通过设置问卷,采用门户网站组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网上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审视复杂网络事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现实,最终形成可提交的幻灯片或者电子报、电子杂志等。其二,虚拟建构。即学生围绕所学的理论问题或时事热点问题,通过运用熟练的电脑技术和知识制作专题网页。例如“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网”、“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网”等。学生制作的网页应做到栏目丰富、信息量大,同时也要便于他人浏览。而在线测试则是打破传统发放单一纸质试卷的局限,通过研发手机app,或者电脑软件,将测试的题库导入其中,学生只需拥有一部手机或者一部电脑便可轻松实现在课堂内外进行在线测试,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测试结果还能通过大数据统计准确反映到教师那里,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能了然于心。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与在线测试,一方面锻炼了大学生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技术型人才; 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做到与时俱进。
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深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二是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可见进行虚拟实践的研究和实践,对高校思政课乃至整个教育系统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虚拟实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虽然目前实施起来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各种现实条件也为虚拟实践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状况良好,高校校园网站建设较为成熟,学生手机、电脑的普及率空前提高,为虚拟实践教学的实现提供了硬件支持。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创新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还设立专项资金来促进思政课的科研发展和教师的培训,为虚拟实践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条件。第三,其他学科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经验为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中国矿业大学已成立了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采用虚拟现实的软件和模拟器,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就能熟悉煤矿机械的操作,为企业实践培养相关技能打下坚实基础。不仅如此,我国很多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驾驶、材料和医学等专业教学中也已普遍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之下,一些简单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如网络调研、建设虚拟实践教学网站等,在各高校通过本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实现。然而,诸如研发手机app试题库、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游戏等难度较大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各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有限,如果高校仅靠自身去完成难度系数较大。一方面,国家应在经费支持、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专业队伍建设、制定虚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方面,为高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各高校自身也需充分挖掘资源促进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实现。北京理工大学的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系统《重走长征路》,就是通过校企合作联合研发得以实现的。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其他学科的成熟经验,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联盟等形式,使各高校与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专长,促进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共同研发更多成果,实现资源共享,让高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行,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