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综述
我国学术界对公司治理效率的讨论由来已久。He(2014)指出,产品市场竞争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外生变量[3]。姚宏等(2018)研究指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分离等都会影响到董事会对高层管理者监督约束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公司治理效率[4]。已有的研究积累引发我们新的思考,即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到底如何改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是什么?在改善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两者是否存在交互效应?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产品市场竞争、股权结构、董事会、经理层激励等治理机制的认识。
一些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仅与产品市场竞争是否充分有关,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无关,即两者之间存在“绝对替代效应”。“绝对替代效应”的内在基本逻辑为:产品市场竞争可以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率提供持续的强大动力,借助产品市场竞争完全可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激励经理层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自觉提升经营效率。“绝对替代效应”理论得到Stigler(1958)[5]、Nalebuff和Stiglitz(1983)[6]的支持,他们均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完全可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对公司治理形成绝对替代。Allen 和Gale(1998)对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理论上如何发生作用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发现标准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竞争会使更好的公司接管整个市场[7]。徐茗丽等(2016)[8]、花冯涛等(2017)[9]的研究也为“绝对替代效应”理论提供了经验数据方面的支持。
与“绝对替代效应”理论不同,一些研究认为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完全互补效应”(Holmstrom和Milgrom,1994)[10],即彼此增进或缩减,当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公司治理效率; 当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单方面加强产品市场竞争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来自波兰企业(Grosfeld和Tressel,2000)[11]和德国企业的经验研究(Januszewski等,2002)[12]均支持了“完全互补效应”理论。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于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交互效应仍没有一致性的解释。Schmidt(1997)指出,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因具体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同而具有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既不是“绝对替代”,也不是“完全互补”,而是表现为“动态依存”[13]。如何寻找这种“动态依存”的理论依据,并找到经验证据的支持,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假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引入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的经营和信息披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迫使企业不断寻找经营风险较低的业务领域和资金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同时,为了维护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良好形象,企业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披露,降低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产品市场竞争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成本。
一般而言,在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大股东往往会利用“一股独大”的天然优势,通过肆意操纵董事会或者利用“隧道效应”等手段,侵害其他劣势股东(主要为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破坏公司治理的秩序和效率。因此,设计具有一定制衡作用的股权结构,使中小股东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对于缓解大股东的侵害行为意义重大。与内部股权结构设计同等重要的外部动力则是消除行业壁垒,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加强企业间的竞争。高度竞争的产品市场会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行为进行有力的约束,而股权制衡也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李辉和张晓明(2012)研究发现,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替代性关系[14]。陈晓珊(2017)的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与中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存在替代[15]。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1和假设1-2。
假设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假设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制衡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处于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来自市场的压力会促使经理层努力工作,在董事会治理机制约束效力不足的前提下,产品市场竞争会对其形成替代,从而有效解决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董事会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会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升被逐渐削弱,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对公司治理效率带来的负向影响也会被替代。
独立董事因“人情董事”、“花瓶董事”等现象的存在饱受市场诟病,其作为独立第三方监督董事会科学、公正地决策的功能并没有真正发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产品市场竞争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提供了保证,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促使独立董事的市场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和严格,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独立董事的执业质量。徐鑫和朱雯君(2016)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达到最高水平时,其积极作用得以发挥,与产品市场竞争形成了互补[16]。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2-1、假设2-2、假设2-3、假设2-4。
假设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会人数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假设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会会议次数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假设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假设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独立董事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处于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其拥有的生产资源、市场环境都大体相当,企业不仅要面对现有企业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为了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企业经理层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使得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企业的业绩水平等信息得以充分披露,利益相关者可以在更加透明的信息环境中监督管理层。处于同一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其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都可以进行多维度比较,从而有效抑制了企业选择性对外披露信息的动机。若企业处在垄断性行业中,少量的寡头企业往往居于较为强势的地位,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市场中不存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会对其构成实质性威胁,所以经理层的工作动力必然不足。
现有的经理层激励机制只有在产品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强,经理层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此时更高的持股比例、更高的年度报酬以及股票期权计划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管理团队进行竞争,然后看哪个管理团队能成功地存活下来,竞争会使最好的管理团队接管整个市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3-1、假设3-2、假设3-3。
假设3-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经理层持股比例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假设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经理层年度报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假设3-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与经理层股票期权计划之间存在互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