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时间视域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2018kycx07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培育研究”(2018SJSZ274)
作者简介:方 兵(1987-),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mail: fang_bing2011@126.com
(1.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2.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im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opening-up
DOI: 10.15986/j.1008-7192.2019.04.00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主要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历了研究“起步期”与“发展期”两个阶段。学界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展开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时点、时机、时间资源、时间管理、时间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是研究视野过于局限、研究内容较为单一、忽视实践研究等。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拓宽研究方向、丰富研究内容和优化研究方法,以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
Edu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 and s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the lifeblood of all kinds of work in the school. The time study,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centered on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two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ademic circles focus on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time study and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in the time point, time opportunity, time resources, time management and tim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re those of imitated research visual field, oversimplified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ignoring practice, and so o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we should further broade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optimize the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im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1]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实现常态化、精准化,这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利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形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适时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已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继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大有裨益,并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间的有效应用明晰方向。
时间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科学命题。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532。由此可见,时间与人的关系密切,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时间,它恰是促进人实现发展的特定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较早被学界关注,但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先追溯它的研究源起,再对它的研究概况作进一步阐述。
在我们的认识层面,时间的内涵丰富,包括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心理时间和哲学时间等范畴。汪天文概括到“时间不但是哲学和科学问题,而且是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的问题”[3]1。时间包括诸多构成要素,如时点、时机、时序、时效、时间结构和时间节奏等。1992年6月,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时间学的专著正式以《时间学》命名出版,首次全面阐述时间学创立的客观基础[4]70; 1993年4月,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时间问题的专著《教育时间学》问世,孙孔懿率先提出创立“教育时间学”,并对教育时间中的诸多内容进行详细阐述[5]56。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6]104-105,他的讲话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时间的应用方法。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如薛沛建较早谈到了对青年学生开展个别思想工作应掌握适当的时机、场合和方法[7]。随后,学界陆续围绕时间诸多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研究。
结合相关文献的发表时间与数量分布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研究起步期,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较早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相关的期刊论文发表于1984年,但从1984—2008年出现与该主题相关度高的学术论文只有25篇左右。二是研究发展期,从2009年开始,这一主题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目均在5篇以上,其中2012年发文数达到10篇。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多篇与该主题相关的学位论文,其中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是何珊完成于2010年的《德育时机论》,孙艳秋于2012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则专门以《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论》为题。总体来看,从事该主题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多是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并且参与该主题的研究人数呈上升趋势。
从已发表论文的内容来看,研究对象主要涉及高校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大学生三大群体,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如何注意时间问题,如把握教学节奏、教育时机和教学时间结构等; 二是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时间来开展工作,如合理地进行时间管理、及时抓住教育时机等; 三是大学生如何有效利用时间问题,如时间规划安排、提升学习的时间效益等。以上内容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构成要素的具体应用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构成要素的应用上,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时点、时机、时间资源、时间管理和时间效益等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时点主要体现在“施教时点”或“启动时点”上。不同的启动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能否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启动时点,直接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劣。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如何选择、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点来展开。
首先,至于如何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时点,孙艳秋[8]认为,“既要与教育教学目标、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阶段相符,又要与教育环境、教育场景等相适应,还要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进行恰当的时间安排”。所以,只有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最佳时间状态,选好选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点,实现“优时优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其次,针对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点,李净[9]等认为,“既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点,又要抓住关键时间点,并在适当时机,推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由此可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时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只有做到善于把握关键时间点,才能有利于圆满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时机,它是以时间为主导因素的契机,是事物发展中在时间上提供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适当时机来开展工作,同样是一门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合理地捕捉、创设和利用正确的时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目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类型。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分类尚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孙艳秋对时机的分类较为清晰,她将其分为“应当争取的时机、需要等待的时机、可以利用的时机、能够创造的时机”[10]。
其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创设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赵丽娟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交往关系中提出创设教育时机的路径,如“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创设特定的无声教育情境,培养高超的理性教育机智”[11]。
其三,识别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正确识别和合理运用时机才是关键所在,江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及时地抓住激励人的‘最佳时机',不失时机地对被教育者进行有效激励”[12]。另外,相关博硕士学位论文也对时机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何珊的博士学位论文《德育时机论》,对德育时机的释义、形成、创设、捕捉、利用等方面内容作了详细论述[13]。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软资源,它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因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必要的时间投入是取得良好时效的前提条件。需要提出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都是非常珍贵的时间资源,应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重要内容,及时对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界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一方面,探究时间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向铃通过剖析“时间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时间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问题的对策”[14]。另一方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王刚认为[15],“要从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善于把握时势、优化活动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关键内容,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诸多构成元素的综合运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管理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已有研究成果侧重关注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
从高校辅导员自身来说,由于从事的学生工作繁杂琐碎,因而必须通过加强时间管理来提升工作绩效。树立科学的时间观是辅导员实现有效管理时间的基本前提,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针对辅导员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马韵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提出相应对策来应对“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16]; 金剑锋将戴维·艾伦的“GTD工作方法”引入辅导员时间管理,以提升其工作效能[17]。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与其学习成效密切相关,因而同样引起了研究者的充分关注。例如,江洪明指出“大学生课余时间极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半盲区”[18],因而需要重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时间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管理意识,能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时间素质。
时间效益,简称“时效”,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的“落脚点”。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重点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的路径、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其一,从时间构成元素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时势、时机和时序都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重要元素,它们均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时效。陈华洲结合时间的构成元素,提出从“把握时势,正确利用时机,恰当安排时序”三个层面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19]。
其二,探讨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效的影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实现深度融合已成为可能,朱黎丽[20]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有利于认识、捕捉、利用和创设最佳教育时机,又可以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时序。
其三,从艺术视角探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时效具有艺术性,伍安春等人从“教育时机、教育适度、教育时序与持续性四个方面阐释时效艺术的内涵,并对其特征及运用作了初步探讨”[21],所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时效艺术,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还包括时间规律、时间节奏、时间结构和时间素质等。
(1)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规律。江洪明把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规律群分为四大类型的一级时间规律[22]: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合时代发展状况规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时间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管理规律。除此之外,他还针对时间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开展了相关研究[23]。
(2)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节奏。它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时间节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孙艳秋[24]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养成科学的时间素质、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深厚的教学素养”,才能实现对思政课教学节奏的科学把握。
(3)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结构。时间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效益密切相关,江洪明提出“应从优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进行优化,且重点是优化微观时间结构,包括纵向时间结构、横向时间结构和内向时间结构”[25]。
(4)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效益关系密切,倘若他们具备良好的时间素质,必然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因此,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养,需要“着力关注教育者时间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相应的学理支持与管理保障”[26]。
综合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成就的概述,能够看出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值得引起我们思考。
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现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研究视野过于局限。分析已有相关文献,发现学界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过于局限,侧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如时间的诸多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未能从更多的研究视角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问题。所以,应该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方向,充分运用多学科开展交叉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问题。通过借鉴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知识与方法来拓宽、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内容体系,进而取得更多具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层次。
(2)研究内容较为单一 。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时间的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其中与时机、时效、时间管理相关的文献较多,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时点、时序、时间节奏、时间结构等内容的文献较少,这说明了时间的核心构成元素更加被研究者青睐,其它的时间构成元素被关注较少。因此,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其它构成元素展开系统研究,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丰富内涵。当然,还需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内容范围,不能只研究时间在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等群体中的应用,而是应与当前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和落实“三全育人”等内容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把握育人工作中的时间利用问题。
(3)实践研究相对忽视。现有研究围绕时间的诸多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充分说明了学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理论研究。然而,已有相关实践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利用方面,相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实践研究,如刘建峰等人对复旦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时间投入及与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提升辅导员工作时效的方法是“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集中力量于一些关键性的工作”[27]。因此,应提倡进一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利用情况开展实证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中的规律,将相关理论成果应用于一线教育实践,以实现理论研究的价值,即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实际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细化、分解[28]。尽管目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相关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它们恰好为我们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契机,未来相关研究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延伸。
(1)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方向。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能否引起学界的重视,将直接影响其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地位。虽然,很多年前学界就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但它长期处于一个“学科冷点”状态,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因而仍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开展研究,尤其应重视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方向。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视野过于狭窄,主要关注时间的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涉及的内容较多,不能只局限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观问题,应倡导运用时间理论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观、宏观问题,还应从时间哲学高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在拓宽研究方向的同时,既要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的深度,又应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范围,并积极提倡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体系,而且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应该鼓励研究者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问题,尤其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任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他们都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所以从时间理论视角对自身从事的工作展开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容侧重关注时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还需要加强探索时序、时间节奏、时间结构等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要关注时间的诸多构成元素在高校思政课、辅导员工作、大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应用,而且应提倡将其它重要的时间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例如,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时间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时代内涵与时代精神,借此探索如何引导、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一个富有价值、充满前景的研究方向。学界目前较多地从时间理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开展研究,既要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又应注重实践研究方法。“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29]284,所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同等重要。已有研究成果过于偏向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理论研究,相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所以今后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实践研究。
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辩证关系,建议应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倡导“理论研究服务于实践”,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实践之中,以指导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鼓励“实践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切实关注一线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时间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上升为理论。当然,尤其要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它们能否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更值得重视。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0]这一工作方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突出了“事”“时”“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问题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学界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诸多构成要素展开探索,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又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当前,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它、研究它,将其从“学科冷点”激活成“学科热点”,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内涵与实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体系,旨在更加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