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8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研究”;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课题“习近平文化自信战略思想研究”;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课题“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付喜凤(1976-),女,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E-mail:178056559@qq.com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rxist Basic Theory, Hube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Wuhan 430022, China )
DOI: 10.15986/j.1008-7192.2019.04.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逐步生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习近平人民中心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生成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秉承与发展是其生成的理论维度;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借鉴与提升是其生成的文化维度; 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其生成的历史维度; 追求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理想,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其生成的现实维度。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ping has proposed a series of people-centered ideas and regarded it as the core ideology of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henc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utting people's first. Xi Jinping's people-centered view, the core content of his thought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gradually formed,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in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he formation of Xi Jinping's people-centered concept has inevitably its inherent logic with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referring to and promoting the notion putting people firs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upholding and innovat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tenets to respect the primacy of the people, and the realistic dimension of pursuing the greatest ideal of Chinese nation and constantly satisfying and realizing people's aspir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各地考察中,多次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秉承与发展,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借鉴与提升,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新时代各种实践问题的积极照鉴与回应。新时代要更好地领会、落实和践行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就要深入从理论维度、思想维度、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几个方面准确把握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生成逻辑。这样不仅能促使我们科学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而且能密切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生成的理论底蕴。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彰显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立场,贯彻着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又贯穿了唯物史观的观点方法,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目标要求。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要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政治品格。列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立场,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民观的概念,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机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7。习近平人民中心观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进一步深刻论述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要“始终高度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366,“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4]21,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充分肯定了一切物质资料都是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的,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他们不仅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41。习近平多次强调,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最基本的道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进行了新时代的突破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理当是一切社会财富和权力的享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79。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执政的价值目标,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接着,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再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命题; 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次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中,还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着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极其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含有珍贵的的民本思想,它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得以生成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包含有珍贵的民本、民贵思想; 内含丰富的惠民、利民思想以及修身、治吏思想; 蕴含着积极的重民、富民、济民理念以及爱民、养民、安民的价值取向。
传统民本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尚书·夏书》就已经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处“民”是一个群体概念,意指老百姓、群众; “本”意为根本、基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统治者要以老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政权的基础,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会安定太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之后,孔子提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 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管仲提出“以人为本”。
上述观点凸显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以及“重民、富民、爱民、利民、恤民”的执政理念,与习近平一再强调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7]128、“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5]43、“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7]128、“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8]128、“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8]129等思想存在着高度的价值契合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关于爱民、重民思想的经典论断,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既彰显出对中国传统民本、民贵思想的借鉴与突破,又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坚定立场。
惠民、利民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民生方面的体现,反映出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关切和重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民生方面的主张有着深厚的历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意为国家要想治理有效,就要先让人民富裕; 《荀子·王制》提出“王者富民,霸者富士”,提出治国必先富民的观点; 墨家思想主张“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提倡统治者要节约开销来维护百姓安定;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反对统治者干涉人民的生活; 清代经学家万斯大更是明确提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再小也要推行。这些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关于发展的理念与古代惠民、利民思想高度契合,强调只有高度关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习近平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将个人修养与齐家、治理国家和社会相联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智慧和珍贵思想。儒家经典《大学》指出“齐家”“治国”必须“修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孟子提出“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吕本中在《官箴》中提出“为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在修身治国的关系中,儒家认为修身是基础,提出统治者要修其心、治其身,才能够加强自身修养,为政于天下; 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执政、发展事业的根本目标,并且把人民群众的评判结果作为执政的政治依据。
关于整顿吏治,“明主治吏不治民”在古代就已经成为统治者的共识,并随着治国理政经验的积累而不断丰富。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孟子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贾谊主张“国以民为本, 君以民为本, 吏以民为本”; 黄宗羲提出“天下之大害者, 君主而已也”,倡导以上率下、倡俭忌奢抓作风。这些既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又是我党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遵循和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的精神,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要坚守做人、做官的道德底线,务必力戒浮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确看待功名利禄。在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提出共产党人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宝贵优良传统。
尽管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所包含的修身、治吏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统治阶级性,但其中蕴含着重民、富民、济民的价值取向,爱民、养民、安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爱民、亲民、尊民的目标要求,为习近平人民观的生成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支撑。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正是在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得以生成的重要的历史来源。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继承和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人民主体地位观,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新的生命力。
毛泽东在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把它贯彻到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培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工作路线和工作作风,成为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出发点和归宿。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在毛泽东看来,人民主导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并推动历史前进; 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相信人民,并完全信赖和依靠人民,这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同样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与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努力。二是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毛泽东明确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时,诠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8]1094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中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以深入人民、依靠人民为思想导向。邓小平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邓小平还强调,必须切切实实、认真地实行群众路线,要反对“三种倾向”:“关门主义”、“命令主义”以及“官僚主义”。党的干部不能以统治者自居,要深入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党新的事业。其二,以人民幸福与富裕为最终目标。邓小平将人民获得长远而稳定的幸福作为根本目的,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根本属性最终是指向人民,为了人民。其三,充分尊重并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和智慧极其重视,指出“主要是要鼓励大家自己来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幸福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生产来争取”。其四,坚持发展服务于人民。邓小平指出,权力来自于人民,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不要‘做官当老爷',要反对‘衙门作风'”[9]230。在南巡讲话时,邓小平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并将其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体现。
江泽民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一系列问题时,把人民群众置于历史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江泽民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内容。执政为民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江泽民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内容。江泽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时期要大力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三个一致性”。江泽民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0]1173。“三个一致性”是江泽民人民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将人民利益与党的执政规律、奋斗目标、具体工作协调起来,最终落脚点同样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要义就是以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提出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第二,坚持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胡锦涛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11]646,“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时期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第三,“三为民”思想。胡锦涛指出,共产党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2],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要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权益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这些观点表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为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们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一脉相承; 另一方面,习近平在继承历代领导人民主体思想精髓的基础之上,将人民中心观贯穿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实际行动和具体层面,并将人民主体思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是在新时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得以生成的,是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改善党与人民的关系中不断发展的,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因而带有自身极具特色的时代特征。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相贯通。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2,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既伟大而又艰巨的目标,需要汇聚一切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人民群众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体,因此必须要充分依靠人民,调动其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发点与根本归宿都立足于人民,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不断造福于人民,才能保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战争年代,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了政权,但是这种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 新时期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会被历史淘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新时代我们党所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践行人民中心观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而且面临各种挑战与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甚至有少部分党员干部还背离党的宗旨,直接侵害群众利益。尽管这些现象与问题不是主流,但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损害党群关系。习近平反复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4]60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从作风建设入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11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人民主观向往与社会客观发展的对立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凸显。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这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理论逻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逻辑、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中心观的伟大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