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点状文化空间重构
(1)民宿重构。针对新建民宿存在的问题,笔者考虑将其作为朝鲜族“非遗”的文化记忆展示载体。因明东村承载的朝鲜族非遗项目数量较多,现仅选取朝鲜族打糕制作技艺和朝鲜族稻草编织技艺融入民宿重构设计之中,其余的则以此为参照,采取有针对性地重构设计。
第一,生产与生活空间重构——典型朝鲜族打糕农家乐。典型朝鲜族打糕农家乐空间重构的关键在于梳理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关系,为此,笔者选择村落东部原住民区域内一间民居院落作为重构对象,其原因有三:一是该民居建于20世纪60年代且风貌良好,是朝鲜族典型的“两通型”八间房; 二是该民居已被规划为民宿功能,对其重构有利于保存明东村朝鲜族典型民居遗存; 三是游客在传统民居内体验打糕及民宿功能,更能切身感受朝鲜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图4)。因此,以该民居院落作为重点文化空间重构对象,可对其他空间的重构起到示范作用。
本次重构通过重新组织人在院落空间中的行为体系,使打糕制作工序展示场地与朝鲜族院落内的菜园有机结合,在原始院落基础上实现朝鲜族传统饮食文化与院落空间共生发展,从而深入揭示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引导游客深刻体验朝鲜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风情,领悟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此,笔者首先将院落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院用于朝鲜族打糕的制作和展示,后院为主人和客人的生活区。可将打糕生产和加工作为展示项目,吸引游客互动体验,并且形成“前坊后寝”的文化空间传承。其次,整治前院杂草并种植蔬菜,延续朝鲜族前院种植蔬菜的生活习惯。同时,留出空地用来摆放木制或石制的打糕模子和打糕槌,作为打糕制作工序展示场地,还可布置几处餐桌作为用餐区,高效利用院落空间(图5)。最后,在保持朝鲜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在民居内部植入现代生活设施和客房功能,重构为主客共宿式民宿。在保留鼎厨间原有的传统炉灶基础上,植入现代化厨具设施。紧邻鼎厨间的前间为客房,后间为卫生间。净地房可供主客多人共餐,紧邻净地房的上房为主人房,里间为存放打糕原料和工具及杂物的仓库。
生产与生活空间重构是这种集生产、展示、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互动型新式民居院落,融合并渗透了以下特点:院落和民居均具备独立的、成型的、有效的功能空间; 各功能空间是在实际需求和延续文化记忆的时代要求下衍生而来的; 重构后的形制不仅延续了朝鲜族传统民居及其院落的基本特征,而且通过有机更新使其更加契合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需求、促进新旧文化空间和谐相处,也彰显了朝鲜族院落空间所蕴含的独特场所精神。
第二,制作与展示空间重构——创新草编农家乐。笔者选择村落东部原住民区内,靠近以典型打糕农家乐为主题重构的民居且紧邻主干道的一间民居院落作为草编制作与展示空间的重构对象,该院落内的民居被规划为民宿功能并已被拆除。在农耕社会,草编用具是生活必需品,比起有严格时间限制的插秧,草编是种闲暇劳动,人们在制作过程中聊天、讲故事,愉快地度过闲暇时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草编用具及其相关民间文化信仰逐渐被人们遗忘。瓦房或楼房代替了草房,塑料或玻璃制品等代替了草编用具,产神稻草和禁绳也被认为是迷信而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遍及朝鲜族生活方方面面的草编文化近乎绝迹。因此,在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的背景下,以创新草编农家乐为主题的制作与展示空间重构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体现朝鲜族草编文化这一民间信仰的价值和意义。为此,笔者考虑在主客共宿的生活空间基础上融入草编手工艺品编织工序展示和接待空间,采用“局部独立,整体衔接”的策略进行功能分区,使得手工编织、陈列接待、生活服务等功能分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串联形成整体文化空间。同时,由于手工编织、陈列接待和生活服务等功能对空间需求较大,所以创新草编农家乐将重构为八间房的朝鲜族民居样式。鼎厨间在保留朝鲜族传统炉灶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化厨具设施。紧邻鼎厨间的前间为存放草编原料和其他杂物的仓库,后间为卫生间。净地房用作草鞋、鸡蛋篮、格架条等实用性较强的草编用具的手工编织空间。紧邻净地房的上房设置陈列展柜和接待空间,上房私密性最强,为主人房; 里间及外里间为客人房(图6)。
在重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充分考虑了草编用具制作空间与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布局需要进行空间划分,使得草编用具制作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这种多功能空间不仅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也使得草编文化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是朝鲜族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增强文化记忆的有效方式。同时,重拾民族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重构相结合,不仅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现代市场观念,推动村落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经济状况,进而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打工不进城”的局面,同时又保持了朝鲜族传统村落特有的生活秩序和邻里关系,使得传统村落得以良好发展而避免空壳化。
(2)局部节点重构。明东村除文化广场外,严重缺乏其他可供村民、游客交往和展示民俗文化的公共空间,因此选择古树所在场所以及空置的小场地进行局部节点重构,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游客。因明东村散落的古树和小型空置场地较多,现仅选取有代表性的加以重构设计,以发挥示范效应。
第一,古树节点的重构。古树因具有遮阳作用,故能形成可依靠的天然虚空间,吸引人们到树下休憩、聊天,以其包容性寄托着人们对稳定、温馨生活的情感需求,也能唤起人们在其间的文化记忆并引发归宿感。因此,在对散布于街巷等开敞区域的古树节点进行重构,围绕树冠所形成的屏障空间设置木座椅,构建具有向心性的圆形活动场地,并在外圈增加圆形绿化带,当地势较高时可考虑抬高铺装或增设台阶等,使得传统村落借助古树既构建了聚会场所和交往空间,又延续了村民对古树类似于家的栖居情愫(图7)。
第二,小型展演场所的重构。传统村落作为聚落具有一定的密闭性和领域性特征,其原始肌理在传承中稳步发展,小型展演场所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因此可选取村内现有的空置场地和树木茂盛区域作为重构场所,充分利用小面积场地并顺应地形走向,利用高差形成可席地而坐的台阶,运用树木和景观来营造小环境,确保与传统村落整体形态相宜,从而改善村内小型展演场所缺失的问题,创造与村民举办朝鲜族歌舞类“非遗”展示、民族美食和民技民艺等文化记忆共生的环境氛围,同时又很好地满足村民和游客停留、游憩、交往和观赏的心理需求,将小型展演场所上升为具有人情味的日常生活文化空间(图8)。
3.2 明东村线性文化空间重构
特定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离不开与之依存的传承空间和记忆载体。如朝鲜族祝祭活动——农乐舞表演时,农乐队通常列队沿街边走边舞,村里男女老少们闻声尾随其后。……在农乐队的引领下,人们浩浩荡荡地到村里的打谷场上或村里较为宽敞的地方,圈出一个圆形空间以做舞场。 由上钊手引导并指挥着跳农乐舞[10]。展演农乐舞的场所——街道空间及其周围相关场所就构成特定的线性文化空间。鉴于此,笔者结合农乐舞表演队伍行进的空间序列、展演习俗进行明东村线型文化空间的重构设计。明东村中能够承载农乐舞表演的街道空间为“两横四纵”布局中的四条主路。因此线性文化空间将围绕这四条街道进行重构(图9)。根据表演队伍和村民的基本需求,应保障展演路线和观赏视线的通透性,尊重街道的原始走向及两侧历史建筑的形式和高度,增添街道交界处的广场空间、景观营造类的过渡节点以及较长线性街道交叉口处的空间隔断,改善街道两侧的公共设施、景观和绿化的整体风貌。
街道1:将街道中段闲置空地重构为农乐舞表演的观赏场地,平时可举办民族文化展示或作为休憩场地。在街道交叉口设置民俗雕塑,配合以古树为中心营造的过渡节点,将较长的线性街道分隔为五段,以增强趣味性和空间体验感。街道2:两条主路相交处视线通透,结合现在的古树将闲置空地作为集散广场,在农乐舞表演时能扩大观赏视线。另外,首个交叉口为主路与主路相交,紧邻停车场,是重要车行道,因此选择交叉口设置民俗雕塑,以丰富街道空间的文化内涵。街道3:将主次路交界处的闲置空地重构为开阔的广场空间,方便主路辐射不到的院落通过次路前往场地观赏农乐舞表演。街道4:主路两侧均为院落,类型较单一,在街道交叉点处增添民俗展示雕塑作为空间隔断,形成有收有放的转折,增强街道的变化性。
3.3 明东村面状文化空间重构
(1)农业生产空间重构。基于村落生态环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共同衍生的稻作文化和民俗文化延续的现实要求,遵循“最小改变生态环境”的原则,积极治理和恢复明东村北侧的稻田用作观光体验展示场所。同时,结合村西北角的米酒厂,在其原有功能基础上植入朝鲜族稻作历史和文化展示功能,并加以整合作为稻作文化馆。除此之外,目前明东村的传统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大豆、红小豆等为主,但经济效益不高,且作为观赏景观对明东村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业的目标缺少促进作用,故在此基础上增添果蔬采摘、花田观赏类型的休闲农业功能(图 10)。将明东村村域内的农业生产空间划分为传统农业生产空间和休闲农业生产空间两部分,以停车场和稻作文化馆为间隔。传统农业生产空间位于村落北侧,紧邻稻作文化馆和尹东柱故居,全部划分为农耕体验区; 休闲农业生产空间位于村落南侧,紧邻东部生活片区,作为传统村落内民居的景观背景,划分为大棚采摘区、民族农副产品采摘区和花田花海区。
(2)文化广场重构。文化广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人性化设计,并且文化广场作为展演场所需要体现村落中建筑文化、风土人情和民族性格的场所精神。因此,笔者根据明东村中浓郁的朝鲜族乡土文化特色,结合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行为活动为场所空间引发的活力,重构出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文化广场。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绿化区域开辟以柔和曲线状纵向延伸的草地汀步,两侧顺势布置铺装,种植树木和草花,摆放古朴的木质桌椅,从而解决景观过于单调且无处休憩的问题。其次,增设石磨、牛车、坛子、草篮和草筐等朝鲜族民俗用具样式的小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虽然原始农具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承载农耕记忆的媒介工具,这些朝鲜族民俗用具样式的小品不仅能够强化过去朝鲜族人为了谋生而建立起的特殊民族情感联系,有助于建构村落居民的认同意识,同时也是来访游客体会农耕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媒介。再次,搭建可举办洞箫等中小型文化活动的舞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摆放木桌,采用草编屋顶。虽然朝鲜族传统民居的草顶逐渐被取代,但凝结着朝鲜族生态智慧、风俗习惯和民间信仰的草编技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呈现并延续。最后,在绿化区域和表演舞台之间设置用于划分动静分区的文化景墙和绿化带(图 11)。
(3)文化旅游重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重构除进一步强化村落居民的文化记忆外,最重要就是为传统村落转型发展找寻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通过旅游活化利用就成为传统村落的现实必然选择。所谓旅游活化利用就是指传统村落通过旅游方式对有形或无形遗产的活态更新、活态融合、活态解说、活态重现或重演的过程[11]。所以,依托明东村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民族文化、乡村景观和休闲农业等优质旅游资源,以“展示移民历史、传承教育文化、延续农耕情结、体验民族风情”为主题,构建历史探访、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娱乐游憩等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态势(图 12)。
第一,整体布局。整体布局呈现为“一轴、一带、多节点”的结构。一轴:以尹东柱故居和明东学校为支撑构建人文景观轴线。一带:传统农田、大棚、花田花海和民族农产品园组成的农业景观带环绕于村落外圈。多节点:除了构成人文景观轴线和农业景观带的节点外,还有散布于村内的诸多小型展演场所、集散广场和其他广场等核心景观节点(图 13-1)。
第二,道路交通。道路交通结构采用“外环车行,内部人行”的人车分流模式。交通主干线用于村落内外的联系。交通次干线兼具交通和服务村落居民的功能,并且用于农乐舞的展演,现规划对交通次干线进行分时段管理,在旅游旺季和景色好时以人行功能为主,同时又是用作展演农乐舞的线性文化空间; 在旅游淡季和气候不适合室外活动时以车行功能为主,用于村落内部的通行。村落道路和步行道路仅用于人行(图 13-2)。
第三,商业体系。前文有关点状文化空间的重构中提出了将简单商业业态融入明东村传统民居和民宿之中,现规划以这种方式重构后的传统民居和民宿作为商业体系的载体。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商业体系对村落居民生活的干扰,除了村落入口处的游客中心和场地开阔的区域为满足游客的大型商业需求可以采用组团式的布局模式之外,村落内以传统民居和民宿为载体的商业之间应间隔合理的步行距离,以点状散布,避免连续成片,将商业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图 13-3)。
图 13 文化旅游整体布局、道路交通和商业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