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的政治美学意蕴研究”(18YJCZH236);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启示研究”(2020SY411)
作者简介:余晓艳(1983-),女,西安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及社会政策; 盛文明(1990-),男,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E-mail: yuxiaoyan521@163.com
(1.西安市社科院 社会学所,陕西 西安 710054; 2.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1.Institute of Sociology, Xi'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an 710054, China; 2.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the COVID-19 epidemic; lifestyle; factor analysis; difference analysis
DOI: 10.15986/j.1008-7192.2021.03.00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发生以及在全球的蔓延,给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新冠肺炎是继SARS病毒后又一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重大疫情事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消费、闲暇、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社会化的进程,决定着人们社会化的水平和方向,疫情应对常态化背景下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实现我国“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国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不多,国外学者关于生活方式理论研究较多,主要有凡勃伦和韦伯为代表的以生活方式区分社会阶级的研究[1],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从生活方式到消费方式的研究,把“消费文化”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2]22-23,到了20世纪,西方哲学生活方式的研究开始向生活世界回归,主要代表有科西、列菲伏尔、维特根斯坦等,他们都是基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赋予日常生活理性的聚焦点,用批判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问题,加深了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思考,也拓宽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3]。
国内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涉及生活方式的定义、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疫情影响方面,有关生活方式定义的研究我国学者王雅林做了比较详细深刻的研究,把生活方式的定义表述为:生活方式是研究在现实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生活资源供给条件下,人们如何通过价值选择建构自己的生活需要,从而获得自己所珍爱的那种有意义的生活[4]。
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学者方心清在其著作《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中主要论证现代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5]65。90年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物质生产力为社会生活重心的时期,影响至今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3]。李玲 [6]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引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新的建构,即建设新型生态型生活方式。刘玉珂[7]指出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应超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研究显示疫情期间市民日常生活方式呈现三大变化:一是“线上零售”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购买新渠道[8]; 二是居家远程办公、空中课堂教育成复工复学新宠[8]; 三是网上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选择。
我国有部分学者对不同生活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做过宏观的论述,如新媒体背景下、大数据背景下、绿色生活方式等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朱迪在《“互联网+疫情”背景下的青年生活方式及未来影响》一文中指出疫情对青年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如移动办公备受青睐; 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有回流二三线城市的趋势等,这些将推动青年重新考虑就业选择和就业规划[9]。其他学者主要从体育学、健康医学、心理学角度等研究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有限,国外文献较多的关注理论研究,国内研究探索在不断深化,国外的研究对国内研究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探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中国爆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研究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利于政府以此为依据,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本文研究生活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生活、日常家庭、工作生活、消费生活、交往生活、闲暇生活。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疫情是否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影响?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不同维度的作用如何?以网上问卷调研期间使用手机的人们为研究对象,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鉴于疫情期间及常态化防疫的原因,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与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设计具体如下。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即调查对象社会统计特征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等。第二部分为主要调查内容,从日常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设计了52个题项,分别描述了疫情背景下人们不同维度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情况。主要从我国西部、东部、中部地区选取西安、上海、武汉三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电脑共回收有效问卷1 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计量,数字 1~5 表示同意的程度,其中 5 表示非常同意、4 表示同意、3 表示不清楚、2 表示不同意和 1 表示非常不同意。
采用 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统计方法:(1)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α 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2)因子分析,用于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问卷的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对象中性别比例女性(57%)高于男性(43%)。年龄结构方面以 31~40岁的比重最大,占调查对象的41.5%。受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占71.1%。家庭成员3~4个占比最高,为64.8%,婚姻状况中已婚占比最高,为87.4%,职业中公职人员占比最高,为40.4%,月收入中4 000~5 999元占比最高,为33.5%(表1)。
利用 SPSS20.0 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 Cronbachα 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α系数为0.911,信度水平较高,表示量表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 SPSS20.0中利用主成分法对构成评价指标的52个因子4个影响维度进行因子提取,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以特征根大于等于1为抽取原则,选择题项因子负荷值大于0.4为标准,得到17个因子,每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表2)。
以选出的4个指标20个因子正式作为判定疫情背景对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的测评因子。对指标总体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下:对生活方式的52个题项的影响总体均值为3.769,其中“你更加关注政府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得分最高,均值达到4.34,说明疫情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依赖与关注度增加; 而“游戏、抖音等花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均值最低为2.60,说明疫情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举措,使得社会公众情绪受疫情影响较小,对抗击疫情具有信心。其中“游戏、抖音等花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均值为2.83,“在闲暇时间你最常做的事情是制作各种美食”均值为3.75,“你能认真学习或参加相关培训”均值为3.53。表明疫情背景下,居民通过游戏、抖音,制作美食和参与培训学习等顺利度过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时间,有效地缓解了人们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四个评价指标中,疫情背景对居民参与政治生活方式总体影响最大,总平均值达4.239,说明新冠疫情对居民参与政治生活影响大于其他方面的影响,疫情增加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依赖与支持,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疫情背景下,对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上,其中“您和家人的交流机会增加”均值为 4.02,“家人之间学会更好相处”均值为 3.88,说明通过疫情,使“家庭”的重要性得以显现,人们陪伴父母子女的机会增加。因此,疫情隔离一方面减少了弱关系的日常社交; 另一方面使亲密关系的互动增加,增强了代际交流和家庭关系。疫情背景下,对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上,“线上购买日用品将会更加盛行”均值为4.0,“远程办公会越来越受欢迎”均值为 3.99,说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互联网的作用更加突出,居民的日常办公、学习、和休闲娱乐等依托互联网中介开展,满足了社会个体消费生活需求,维持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发展。
用SPSS20.0对样本在95%置信区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假设: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职业不同的居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方式不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表3~表7)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职业不同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1)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性别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性别对其消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3),其中线上购买日用品将会更加盛行、非接触式餐饮配送受到人们的青睐、居家隔离环境使得公众线上娱乐消费需求增强、家庭健身器材的需求增加这四方面得分均值,女性均高于男性,说明性别对消费生活方式影响不同。这是由于疫情背景下,人们首先要解决消费生活问题,外出去市场购物将会增加感染风险,线上购买日用品和非接触式餐饮配送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女性相对男性来说较熟悉电子商务,因此更多承担网络购物的任务。此外,疫情对人们工作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工作方式可能发生变革,远程办公的可行性日益显现。
(2)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年龄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年龄不同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消费和闲暇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表4)。新冠肺炎疫情对>60岁组的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影响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对41~50岁组的居民参与政治生活和闲暇生活方式影响较大; 新冠肺炎疫情对40岁组以上居民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较显著。这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同年龄居民生活方式的内容不同。影响老年人生活方式主要是日常生活方式,这与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免疫力较弱,因此注重疫情期间日常生活的群体特点有关; 而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18~30岁组的居民比41~50岁组积极,这与年轻人主动参与国家大事、具有青年担当的群体特点有关; 在闲暇生活方面,18~30岁组的居民比41~50岁组和51~60岁组居民得分高,影响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主要是闲暇生活,这与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群体特点有关。
(3)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政治面貌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政治面貌不同的居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表5),在“你更关注政府网站疫情信息动态”“你更加关注政府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周围的人经常讨论疫情发展趋势”“你同意党员下社区支援防疫工作和政府管理和城市治理将更加完善”这五个方面,政治面貌为党员和团员的得分均高于群众和其他,显示出相对于政治面貌为群众和其他的居民来说,政治面貌为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居民参与政治生活更为积极,这说明政治面貌在一方面影响居民积极关注并参与国家与社会遇到的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宜,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能影响并带动周围的居民积极关注疫情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
(4)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婚姻状况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婚姻状况不同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参与政治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表6); 新冠肺炎疫情对未婚居民参与政治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影响较大; 新冠肺炎疫情对已婚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较显著。新冠肺炎对离婚居民的日常生活相对于已婚居民其影响较小,这与已婚居民需要承担保障家人生命健康的群体特点有关[10]。新冠肺炎疫情对未婚居民参与政治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已婚和离婚居民较小,这与未婚居民家庭负担较轻、时间安排比较自由,其精力和时间较为充足有关[11]。
(5)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职业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职业不同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表7)。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人员和工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公职人员较大,对工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比企业人员较大,对农民、学生、个体户和其他的影响比工人较大,这与社会个体的职业性质有关,职业性质越稳定,疫情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就越小,反之越大。人们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可能发生变化,职业性质稳定的工作更加受到关注。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加稳定的职业可能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会选择生活成本低、安家落户的门槛低,离父母家人更近且性质稳定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对工人的消费生活的影响相对于公职人员和企业人员其影响较大,这与网络消费的技能分布并不均匀有关,或许对于公职人员和企业人员来讲习以为常,但对于工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体户、学生和其他的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工人较大,这与个体户、学生其收入较少、消费能力低的群体特点有关[13]。
第一,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使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健康、日常休息和运动健身,促进了健康水平提高。激发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强化了家国情怀,有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居民的集体意识; 线上消费日益成为新时尚,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同时闲暇时间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14]。
第二, 不同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和职业居民受新冠疫情影响生活方式的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疫情时期,为确保正常生活需要,家庭成员对物资采购具有明显分工,较熟悉电子商务的女性更多承担网络购物的任务,而男性可能更多承担出门购物的任务[15]。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同年龄居民生活方式的内容不同。影响年轻人生活方式主要是日常生活和闲暇生活,这与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群体特点有关; 而日常生活方面主要改变和影响的是老年人更趋健康的生活状态,启示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16]。
政治面貌为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启示我们在新冠肺炎中积极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带动作用,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疫情期间,机关党员下沉社区支持防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党员带头发挥模范先锋作用与基层群众一起筑牢基层防疫墙,使得基层群众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对已婚居民在“参与政治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较显著,启示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使有家庭的居民面对疫情时可以减少后顾之忧。
新冠肺炎疫情对职业不同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参与日常生活和消费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启示我们要采取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等措施以及将疫情对企业人员、农民、工人等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线上办公会越来越受青睐,人们更加关注健康保健,消费更加理性,在健康保健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有所增长。家庭更加注重经济保障及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人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对政府信息的公开度、透明度要求较高,部分群体会重新考虑就业及就业规划的方向。启示我们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强调健康保健的价值观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