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20]10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亦是如此,只有当它建立自身的运动,使自己处在“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过程之中时,才能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取得教育实效。首先,从具体的运用场域出发,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树立其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以及提升其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其次,以经验性的视角审视,要满足主体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生动力。再次,要紧跟时代,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机制。
3.1 抓住关键:提升专业课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
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性与整体性来看,思想道德与知识具有统一性,两者相伴而行。因此,就课程教学来说,应该主动地、适当地加入思政元素。而部分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课程思政方法和形式,这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其原因在于,专业课教师对运用课程思政方法“不知”“不愿”“不敢”“不会”困境,面对这种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纾解。首先,创设交流平台,增强各学科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科学认知。比如,举办学习交流会,增强各学科之间、教研室之间集体探讨,既把握专业知识,又融合入思政元素,使教师认知到课程思政不是增加课程教学的负担,不是强融强加,“只有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课程思政”才能走出“思政课程”的范式,进而融入到各个具体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2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课程思政既需要搭载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快车,同时也要注意在融入其他课程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切忌喧宾夺主,坚持科学融入的原则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首要问题。其次,提升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情怀。通过新媒体技术,结合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巨大成就背后的故事,宣传英雄模范人物,以当代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为引领,将科学家、教师、工人等工作者中勇于奉献的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校情、实情表扬学校先进教师在专业育人道路上进行的探索,营造强烈立德树人情景的渲染,指出师德师风、教学专业对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教师浓厚的育人情怀。最后,提升教师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要提供平台提升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利用多学科融合,打通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识课程教师之间的学科壁垒,通过学科之间的交流,关注主流价值观,吸收优秀的思政教学资源。同时,进行教研室集体备课,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将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参照点,提升专业课教师发现思政因子的能力。
3.2 满足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
遵循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切合学生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一是以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为标准,选取课程思政的侧重点。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学科思维有所差别,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有所差别,他们本身的思想道德认知和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运用课程思政方法时,要以受教育者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抓手。比如,理工科的学生较为注重学科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则教育者运用课程思政的方法时要侧重于以学科相对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本身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在其本体意义上不仅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而且包含了一定的精神维度。”[22]158也就是说,当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之“真”,即学科的理论性,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知。总之,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满足其内生需求。二是以教育对象的不同状态为抓手,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可接受度和适应性。受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成长的花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隐藏于社会热点之后的价值倾向对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思想热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认知和见解是不一样的,这些对于热点的认知与倾向正是学生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抓住具体的实事热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分析、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的正向发展,继而满足学生不同状态下的需求。三是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挖掘课程思政因子。课程思政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直入其心灵世界,最为关键的是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因此,要以日常学习、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主要载体,不断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思政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3.3 紧跟时代: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
我们身处一个由数字和信息构成的时代,互联网传播的多元化、交互化和个性化将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投射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因势利导把握舆论的关键时间节点是提升课程思政有效性的重要任务。开展线上线下双混合模式开展教学,创设多样化的数字教学空间,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占领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地,在关键时间节点引领学生思想入场具有强烈的必要性。这要求课程思政结合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第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对道德问题的重视。把握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通过采用小组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协作意识。同时通过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方式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既能帮助教师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和行为习惯,又能使得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第二,结合生活化的教学视频,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模式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学生疑难问题的追踪和跨时空解答,准时、及时地与学生沟通,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学有所获,感受教师的关爱和照顾,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获得心灵和成长上的归属感。第三,加强学科间的话语交往,搭建思政元素采集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是主体间在一定知识基础背景下,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就特定的话语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以取得话语共识进而共促话语发展,这种交往的本质就是通过排除错误思想或者敌对思想来辩护正确思想。”[23]院系要结合专业特点,对课程思政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线上资源包,构建思政资源“线上超市”,专业课课程教研室形成特色的思政教师资源库。这包括思政教学名师课堂库、思政课教学案例库、专业著名科学家及先进事迹库、校规校史等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库。教师能够随时索取到与课程有关的思政资源,按需取用,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4 科学评估: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个体思想观念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过不断达成又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开放探索,最后达到新的达成的循环往复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个体思想观念的发展。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亦需从结果出发继而创造新的结果,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而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以考核评估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组织设计、实施过程及育人质量作为切入点,以监督和激励两个维度给予课程思政“他者”的观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他将这种刺激氛围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正强化鼓励行为的重复出现,负强化使行为减弱或消失。于教育场域中,从“正强化”维度观察,客观公正的正面评价能够激励、强化和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高校、院系可以设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奖励项目,激励教师主动、积极地运用课程思政的手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效度,使教师的荣誉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相挂钩。从“负强化”角度审思,建立监督反馈体系是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保证课程思政元素正向流通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课程思政方法运用的监督和规制,要充分考虑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内容,以及如何监督的问题,要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一方面,要慎重评价,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和夸张扩大,使得课堂教学偏离应有的轨道,对于教师使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时,多做规范引导和价值沟通。另一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对于长期恶意使用课程思政方法的教师采取相关的规制措施,避免“低级红”和“高级黑”长期出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要采取动态过程性评估、静态结构性评估、质态质量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构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测方法[24]。通过多种方法,构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自洽、自如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的价值意蕴。
总之,以方法的视角来诠释课程思政,具有逻辑上的应然性与必然性,这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呼唤、社会转型期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时代需求。需要明确的是,从方法的视域来解读课程思政的逻辑结构与实践路向,并不是要消弭课程思政的理论性、价值性,而是呼唤课程思政在格局境界上追求“道”的突破,在方式方法上追求“术”的创新。课程思政必须守住本真,在机理结构上澄清自身促人循真、引人向善、使人臻美的“道”,以抓住关键、满足需求、紧跟时代、科学评估等多重维度入手不断更新自身的“术”。于“道”与“术”演绎之中,以课程思政为方法,力求探索一条既依附专业知识又具有价值引领的共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