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WN-18); 陕西省文旅厅项目(2022HZ1349)
作者简介:单 杰(1981-),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法、知识产权法。E-mail:512303619@qq.com
(School of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Law, Xi'an Univ. of Arch.& Tech., Xi'an 710055,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Weinan City
DOI: 10.15986/j.1008-7192.2023.03.00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对于实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意义重大。自2006年起,国家层面先后公布了五批共2 17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省、市也相继建立本级名录体系。然而,诸多项目因后继乏人、保护方式不力等问题濒临消失,活态传承显得尤为必要。摒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单个个体存在的单一保护模式,转而依托原生社区,融旅游开发、古村风貌、古建筑等情境空间于一体的整体保护模式,已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4]。该问题同样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遗产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由此可见,文旅有机融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内生动力,也是活态传承的必然选择[5]。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共检索出论文29 622篇。依据检索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始于1997年,早期以法律保护研究[6-8]、内涵研究[9-11]为主要方向。从2005年起,学者开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12-1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16-19]等领域展开研究。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20-24],然而在如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旅游开发路径的规划方面少有涉及。定量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与旅游开发的相关性,进而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对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传承和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和思路展开研究。
渭南市陕西省辖地级市之一,因北临渭河而得名,境内有2个市辖区、7个县、2个代管县级市,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渭南市坐落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中游,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北洛河,丰盈的河流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天然的自然环境优势。
渭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代表性文化包括以华山、少华山、黄河、渭河、洛河为代表的山水文化; 以“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为代表的历史文化; 以老腔、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以线戏、迷胡、同州梆子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以渭华起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
数据来源,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发(2008)19号文件”“国发(2011)14号文件”“国发(2014)59号文件”、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五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七批)以及渭南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渭南市市级名录(共六批)为依据,以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的经纬度作为非遗点,完成导入数据、地理准配、生成点位图层、投影、数据拼接等操作步骤,生成数据集。
数据处理,操作如下:一是剔除各批各级名录中后被列入上一级名录的项目,避免重复; 二是拆分渭南市各县区市等不同区域联合申报的项目,按照行政区划分别列项; 三是为确保统计一致性,将国家级(一至四批)、省级(一至五批)、市级(一至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单位“华县”统称为“华州区”①。数据经处理后,共获取渭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省级项目109项,市级项目233项,共计359项。
以2016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陕西》“渭南篇”为底图,运用Excel和ArcGIS10.2软件探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分布特征、时序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类型以及空间聚集状况,并分析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性,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以期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提供建议参考。
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分析渭南国家级、省级、市级及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二是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考察渭南各级及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
(1)县域分布情况。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分布总体均衡,南部的潼关县、华阴市、华州区、临渭区、大荔县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共计168项,占总数的46.8%; 北部的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共计191项,占总数的53.2%。在图1中,11个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差异通过色块的深浅程度标识,颜色最深的是大荔县,各级各批共50项,居渭南市首位,占总量的13.9%; 其余10县区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韩城市、蒲城县、临渭区、合阳县、华阴市、富平县、华州区、白水县、澄城县、潼关县,分别为37、37、35、35、33、32、31、26、24、19项。
从各县市区的级别结构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出随“市-省-国家”级别逐级升高而数量逐级递减的态势:富平县和韩城市持有的国家级项目数量最多,均为3项; 大荔县、蒲城县、韩城市、华州区的省级项目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14、13、12、11项; 大荔县的市级项目达35项,列渭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之首。
(2)类型结构特征。从类型结构看,国家级项目数量最多的是传统戏剧,占比国家级总量近半数; 省级项目中数量较多的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等; 传统技艺在市级项目中占比最大,达33.5%,此外,传统美术、民俗、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均构成市级主要类型。整体上看,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为主要类型,而曲艺和传统医药这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有待深度挖掘,加强保护。
如图2所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级第一批和第二批以传统戏剧为主,占比近六成,主要分布在合阳县、华阴市等地,与渭南享有“戏曲之乡”的美誉相符; 第三批空缺; 第四批和第五批类型较为分散,包括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主要分布在富平县、白水县等地。省级项目中,前三批次和后三批次均以传统技艺为主要类型,此外,在第一、二、三批次中,主要类型还包括民俗和传统舞蹈。六批市级项目中,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项目占前三批次总量近七成; 后三批次则以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为主。
点要素有聚集、离散和随机三种空间分布类型。聚集分布表现为点要素围绕某单核或多核呈现出团簇状的分布格局; 离散分布则是点要素在区域空间内呈现大致相同的分布数量; 随机分布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一种空间分布类型。本文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渭南市不同类型及总体非遗点要素的分布类型。最邻近指数是平均观测距离与预期平均距离的比值,其计算公式[25]为
式中:R为最邻近指数; r1^-为每个点要素与其最近邻点要素间距离的平均值,即平均观测距离; 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 D为点密度。当R<1时,也即r1^-<rE^-,则点要素呈聚集分布; 当R>1时,也即r1^->rE^-,则点要素趋向于离散分布; R值越接近于1,则点要素随机分布的概率就越大。这里
式中:A为区域面积,n为点要素数量。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第2款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 表演艺术类;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 传统手工艺类。为方便分析,本文使用该分类法。运用ArcGIS10.2软件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分别计算出渭南市五大类和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近邻指数(表1)。
分析表1结果,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最邻近指数为0.590,空间分布呈显著聚集特征。从类型看,聚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传统手工艺类聚集性最强,最邻近指数为0.621; 其次为表演艺术类,最邻近指数为0.632;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趋向于随机分布,为0.812;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亦呈聚集-随机的空间分布特征,最邻近指数为0.827;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指数为0.830,空间聚集程度最弱。究其原因,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存在一定的地域普遍性,较其他类型聚集程度弱; 而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艺类等类型受区域文化传承因素的影响很大,集聚程度较高。
通常使用分布密度测算空间聚集情况。ArcGIS软件中有点密度、线密度、核密度三类密度分析工具,本文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它用于计算每个输出栅格像元周围点的密度,反映某核对其周边影响的强弱程度,即地理事件在空间上既可以发生A点,也可以发生在B点、C点……但发生在每个点上的概率却不同。区域内点越密集,地理事件发生的概率就越高,反之亦然[26]19。
根据概率理论,核密度估计的定义为:设点集x1,…,xn是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f(x)[27]。通常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计算公式为
式中:k((x-xi)/h)称为核函数,h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到事件xi处的距离。f(x)值越大,表示点密集程度越高。
运用ArcGIS10.2软件spatial analyst中kernel density工具,经多次试验测算,最终选取搜索半径1公里,分别生成总体与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分布图(图3)。
(1)总体核密度。如图3a,南部地区聚集程度较高,以大荔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三条分布带:一条沿渭河自黄洛渭交汇处潼关县向西经华阴市、华州区至临渭区,称“渭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该带状区域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圈,分布最为密集,由大荔非遗圈、华阴-潼关非遗圈、华州非遗圈、临渭非遗圈构成; 一条由韩城非遗圈和合阳非遗圈构成,沿黄河经合阳县至韩城市,称“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 一条以蒲城-白水非遗圈为核心,自澄城县向西经白水县至富平县,称“渭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总体上,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呈Z字形结构。
(2)分类核密度。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此类对应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即世代相传并反映人民生活与生产实践,体现民间情感的文学作品,表现形式为民间故事、民间谜语、民间歌谣等。民间文学多以口传心授传承,致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传承不力而消亡,流布地区有限。如图3b,渭南市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主要集中在潼关县、韩城市、华阴市、白水县、华州区等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地区。
表演艺术类。此类对应国家级名录第二类至第六类,表现形式多样,如民歌、民间杂耍、地方戏曲、说唱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等。由图3c可知,渭南市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形成1个以“大荔-华阴-潼关”为核心的高度密集区,合阳县、韩城市、临渭区、华州区、蒲城县等5个次级密集区,3个带状区域,基本为沿河(黄河、渭河、洛河)地区。故此,河流对于表演艺术类影响显著,水文条件好的区域往往多为人口聚集区,农业发展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在生产活动之余,对文艺创作与传承具有较高的热情,著名的“华阴老腔”“同州梆子”等戏曲便诞生于该高度密集区。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此类对应国家级名录“民俗”,表现形式有庙会、社火、典礼、祭祀等。如图3d,渭南市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形成1个高度密集区和4个次级密集区。民俗以黄河沿线区域且历史文化厚重区域居多,以韩城、华阴两市为代表,韩城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故里,国家级项目“徐村司马迁祭祀”便是以司马迁后裔对先祖的祭祀活动为主题,与历史文化联系紧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此类对应国家级名录“传统医药”,包括整骨、烧伤等疗法以及药贴。如图3e,渭南市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为2个高度密集区,1个次级密集区,3条带状区域。典型代表有第五批国家级项目富平县“朱氏正骨术”、省级第五批项目韩城市“丁家祖传中医诊法”等。传统医药多为祖传秘方、经方等家族传承,因此流传地区和数量有限。以国家级项目为例,截至2020年12月,2 173项国家级项目中,传统医药56项,仅占2.58%,须加强政府、社会资本联合力量,进一步挖掘此类遗产资源。
传统手工艺类。此类对应国家级名录“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如面花、刺绣、雕刻; 皮影制作技艺、特色饮食制作技艺等。如图3f,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总体呈均匀格局。其繁荣与近年国家大力倡导“非遗+扶贫”模式,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文旅融合的政策措施不无关系。目前,列入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名录传统手工艺类项目有3项,省级名录9项; 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12个。此外,强化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力度,加快向脱贫生产力转化等举措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类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高低和数量集聚程度体现地域空间的分布意义,同时作为旅游资源,是衡量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标准,具有显著的聚集经济意义[28]。结合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通过官方网站获取渭南市旅游统计数据,从旅游综合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方面探讨渭南市非遗资源分布状况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渭南市自获批第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各年度(2006—2019年)国家级、省级、市级、总体数量作为自变量(表2),以渭南市旅游开发相关指标(旅游综合收入、接待游客数量)作为因变量,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表3~表4),分析影响旅游开发的显著程度。
结果表明,显著性均﹤0.05,说明自变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与因变量旅游指标之间系数检验显著,自变量能够有效预测因变量的分异变化情况。R2表明模型解释程度,在0.539~0.937,说明方程对样本点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与旅游开发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市级项目对旅游开发的拟合回归效果最好,R2均﹥0.9,接着依次是总体、省级、国家级项目。国家级项目拟合度相对较低,R2为0.55,目前渭南拥有的17项国家级项目中,传统戏剧8项占比近半。因此,应加大同州梆子、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戏等渭南传统戏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传统景区舞台展演、数字化平台推送等多种方式展示渭南传统戏剧的文化底蕴和文艺内涵,着实打造好“戏曲之乡”的文旅名片。
由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可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聚集上形成三条分布带:渭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渭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基于这一研究结果,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为前提,有限开发旅游资源,设计不同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1)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建设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目前,已有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文化生态保护区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整体保护原则,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所依托的古建筑、古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及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省、市各级应建立相应级别的文化生态保护区②,渭南市目前拥有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富平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戏等8项国家级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戏曲资源丰富,孕育、弘扬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土壤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国家级传承人15名,省级101名; 国家级传承单位15个,省级18个; 国家级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9家,3A级景区67家; 2020年被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这些宝贵的遗产旅游资源为建设渭南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积淀。在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之前,可依托各级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开保护区的调研、可行性论证、规划等前期工作,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核拨专项经费,确保保护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结合前文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情况,可形成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第一,渭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戏曲主题公园+景区互动表演。该区域包括大荔县、潼关县、华阴市、华州区、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最为集中,且戏曲遗产数量占全市总量64.3%; 优势类型还包括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等。该区域交通便利,临渭区、大荔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临渭区同时还是渭南政治中心,客流量大,具有地缘优势,宜选择“戏曲主题公园+景区互动表演”旅游开发路径。具体来说,可选择旅游业发展较好、辐射半径较大的大荔县、临渭区为核心,建设以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同州梆子、华阴迷胡、渭南碗碗腔等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基调的主题公园,除戏曲表演外,主题公园内还可穿插大荔花苫鼓、南留锣鼓等传统舞蹈,华山拳、华山戏法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潼关黄河船工号子、东阳跑乐等传统音乐集锦式舞台展演。展演注重与游客进行体验式互动,如南留锣鼓表演可邀请游客共同参与,跟随节奏一边舞动一边敲锣,在锣鼓喧天中说出自己祝福的话语预示吉祥美好,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浸染。
第二,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节庆旅游+研学旅行。该区域包括韩城市、合阳县,以民俗、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为主,宜适用“节庆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开发路径。节庆旅游方面,借助韩城司马迁庙会、合阳每年农历六月十五“祭河神放河灯”等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日举行特色民俗活动,汇集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与杂技等民间表演,与当地传统美食、手工技艺结合,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多位一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链。研学旅行方面,以韩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依托,在韩城司马迁祠景区建立民间文学专题博物馆,图文并茂讲解司马迁故事传说、韩城古门楣题字等,注重互动操作,寓教于乐,增强研学过程趣味性。此外,还应构建线上大众参与平台,将研学内容同步于线上体验馆,传习研学数字化,获得更多社会关注与认同。
第三,渭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传统工艺特色小镇+传统医药博物馆。该区域包括蒲城县、澄城县、富平县、白水县,以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为主,宜开拓“传统工艺特色小镇+传统医药博物馆”旅游开发路径。传统工艺特色小镇面向上徐泥塑、富平宫里石刻等传统美术项目和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蒲城水盆羊肉等传统技艺项目,以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为平台,一方面,游客实地参观原汁原味手工生产作坊,参与制作程序,了解制作过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推进遗产旅游和工业制造联动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线上、现场销售手工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实现游客沉浸式文化体验与生产企业经济利益共赢。传统医药博物馆方面,在传统医药相对富集的富平县设立专题博物馆,针对朱氏正骨术、梁氏提脊疗法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并模拟演示,提升游客对传统医药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度。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研究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化路径,得出如下结论。
(1)南北分布总体均衡。南北持有数量比为47.1:52.9,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由多到少的县市区依次是:大荔县、韩城市、蒲城县、临渭区、合阳县、华阴市、华州区、富平县、白水县、澄城县、潼关县。
(2)级别结构和类型结构差异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结构随“市-省-国家”级别逐级升高而数量逐级递减; 类别结构方面,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项目的重要类型,省级项目数量较多的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等; 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构成市级项目的主要类型。
(3)时序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项目以传统戏剧为主,第四批、第五批类型相对分散; 传统技艺构成六批省级项目的主要类型; 第一批至第三批市级项目以传统舞蹈、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为主,第四批至第六批则以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为主。
(4)空间分布类型总体呈聚集分布。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艺类聚集效果明显;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呈聚集-随机分布。
(5)南部地区聚集程度较高,总体呈Z字形结构分布。以大荔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三条分布带:渭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渭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 五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历史文化、宏观政策等人文因素呈布局不均的空间聚集状况。
(6)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旅游指标显著正相关,并设计“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市域旅游开发路径; “渭河分布带:戏曲主题公园+景区互动表演”“沿黄分布带:节庆旅游+研学旅行”“渭北分布带:传统工艺特色小镇+传统医药博物馆”县域旅游开发路径。
基于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分异格局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性,对遗产旅游开发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为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实现良性耦合与互动提供参考。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与界限,推进遗产旅游资源数字化,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关注原生社区环境,确保在适度旅游开发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