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杨,何依.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特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J].城市规划,2020,44(6):73-82.
[2]陈群志.胡塞尔现象学解决时间三相位的互不兼容问题[J].现代哲学,2018(2):101-108.
[3]黄裕生.康德哲学与传统人文科学的“出路”[J].世界哲学,2005(1):104-106,111.
[4]汤晔峥.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辨析与启示[J].城市规划,2013(11):39-46.
[5]徐振,韩凌云,杜顺宝.南京明城墙周边开放空间形态研究(1930-2008年)[J].城市规划学刊,2011(2):105-113.
[6]张杨,何依.“破立之间”:历史城区街巷空间的开放性研究——以平遥古城书院街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0(10):110-115,122.
[7]胡敏,郑文良,陶诗琦,等.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总体评估与若干对策建议——基于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材料的技术分析[J].城市规划,2016,40(10):65-73,97.
[8]吴国盛. 时间的观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张松.城市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及其启示[J].建筑遗产,2017(3):1-14.
[10]赵燕菁. 阶段与转型:走向质量型增长[J].城市规划,2018(2): 9-18.
[11]单霁翔. 20世纪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 城市规划,2008(6):11-32,43.
[12]冯契,徐孝通,尹大贻,刘放桐,范明生,黄颂杰. 外国哲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13]周俭,陈亚斌.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1):61-65.
[14]大卫·格拉姆·肖恩,童明. 跨越类型,为城市的复杂性而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17(2):50-60.
[15]TRISCIUOGLIO M,董亦楠. 可置换的类型:意大利形态类型学研究传统与多元发展[J].建筑师,2017(6):22-30.
[1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Z], 2015.
[17]安娜,王鹤,孔德静. 《威尼斯宪章》的中国特色修正和发展——中国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保护[J].城市规划, 2013,37(4):86-88.
[18]张杨,贾艳飞.时间的空间化:历史城市时空关系的研究路径——基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2020(7):75-82.
[19]余沉,王恒. “现在”:论利奥塔对现代性线性时间观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9(1): 34-41.
[20]孙施文. 后现代城市规划[J].规划师,2002(6):20-25.
[21]徐巨洲. 后现代城市的趋向[J].城市规划,1996(5):10-13.
[22]张京祥,崔功豪. 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J].人文地理,1998(4):25-29.
[23]孙成仁. 重估后现代:城市设计与后现代哲学状态[J].规划师,2002(6):14-20.
[24]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5]刘健,黄伟文,王林,等.城市非保护类街区的有机更新[J].城市规划,2017,41(3):94-98.
[26]高璟,林志宏. 遗产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之道——以法国雷恩市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1): 69-74.
[27]丁文清,张杨,金晶,等. 街区空间人群行为信息层研究分析——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5):132-140.
[28]张杨,何依.从关联到互构:近人尺度视角下城市街区的“空间—行为”互动研究——基于《清明上河图》的量化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20(10):64-70,2,37.
[29]张松. 作为人居形式的传统村落及其整体性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2017(2):44-49.
[30]常青. 过去的未来:关于建成遗产问题的批判性认知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8(4):8-12.
[31]陈瑾羲. 罗西与当代瑞士城市建筑[J].建筑师,2018(1):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