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M].赵旭东,秦志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3]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潘锦云,汪时珍.制约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两镇农地流转的典型调查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143-146,219.
[5]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管理世界,2018,34(10):128-146,232.
[6]陈胜祥.分化视角下转型期农民土地情结变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6):35-41.
[7]钱文荣.人口迁移影响下的中国农民家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8]REDFIELD R. 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9]陈胜祥.农民土地情结变迁的经济意义——基于1149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2(6):80-85.
[10]程军.土地依存与土地流转困境的突破——一个新型理论分析框架[J].云南社会科学,2020(6):29-34.
[11]段培,王国峰.农地依赖会抑制经营权转出吗?——基于607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2021(7):50-57.
[12]孔祥智,徐珍源.转出土地农户选择流转对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综合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17-25,67.
[13]林文声.土地依赖、社会关系嵌入与农地非市场化流转[J].农村经济,2015(12):85-88.
[14]罗必良.农地确权、交易含义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科斯定理拓展与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6(11):2-16.
[15]胡新艳,杨晓莹,罗锦涛.确权与农地流转:理论分歧与研究启示[J].财贸研究,2016,27(2):67-74.
[16]许庆,陆钰凤.非农就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J].中国人口科学,2018(5):30-41,126-127.
[17]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8(10):13-21.
[18]黄枫,孙世龙.让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劳动力转移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J].管理世界,2015(7):71-81.
[19]龚玉鸿. 农民工非农就业质量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20]朱新华,吴舒心,韩沛岑.农户宅基地资格权何以保障:分置还是错配——L市宅基地资格权择位竞价的案例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2(3):109-116.
[21]姜方炳.“乡贤回归”:城乡循环修复与精英结构再造——以改革开放40年的城乡关系变迁为分析背景[J].浙江社会科学,2018(10):71-78,157-158.
[22]李爱琴,王逸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动力结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3):71-79.
[23]曹宗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问题的多维审视[J].中州学刊,2021(8):41-47.
[24]卢海阳,梁海兵,钱文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与政策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7):26-36,110.
[25]郭庆然,陈政,陈晓亮,等.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度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来自CHIP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1):140-148.
[26]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32(5):1-24.
[27]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28]杨青,徐俊杰,王洪卫.房租负担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农民工“效益观”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21,315(7):115-130.
[29]陆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难题如何解[J].人民论坛,2017,562(19):64-65.
[30]张晗,周恩毅,孙彦坤.中国流动樊篱下农民工身份龃龉之圈层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5,227(7):74-81,157-158.
[31]林龙飞,陈传波.农地流转何以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J].经济体制改革,2021(4):96-103.
[32]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