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专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研究”(2015SJB129);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以儒学现代化视角重评学衡派文化观”(KYLX16_1215)
作者简介:叶玲慧(1992-),女,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 刘志亮(1992-),男,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史与党建问题。E-mail:449023161@qq.com
(1.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1.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Xi Jinping; cultural confidence; powerful cultural country; traditional culture
DOI: 10.15986/j.1008-7192.2018.03.003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从高度上予以重视。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使其有实力有自信,必须把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落到实处。因此,新时代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必须要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为核心,以完善文化制度为保障,从根本上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Enhanc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an important part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hina's 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which higher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make it strong and confiden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mplement measures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nhancement. Therefore, the strategic target to be achieved eventually in the new era is to build a socialist country with powerful cultures by taking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prerequisit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eople as the core, improving the cultural system as a guarantee, and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fundamentally.
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文化自信作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而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再次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随后,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对此,学界关于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吸收外来文化,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培育价值观认同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思路,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成果较为微观,至少单纯地从某一个角度阐述解决路径,缺乏系统性,也很少有学者从制度保障的角度提升文化自信,另外,面对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我们更要与时俱进解决新问题。因此,本文将系统地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推进文化自信的实践能力,是我们领会新时代面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任务和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经历了5 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1]260。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发展数千年来从未中断,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传统文化是保存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并绵延不绝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经过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是积极的,它凝聚了无数代人的智慧,不仅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文化给养源,更是我们民族存在的“根”和“魂”。正如习近平所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218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并不是一直适用于各个时代,它的内容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然就会成为时代的重负,不仅不促进发展反而拖累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落后的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舍弃和改造,“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218,只有如此,才能不囿于传统文化,在继承传统和融汇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返本开新,取得现代性的文化建设成就。
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在当代中国,指导思想只能是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和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容不得半点妥协。我们要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入侵,就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次关系,明确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构建的重要元素。这就需要警惕社会上那些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幌子来侵蚀马克思主义的“假大师”、“假专家”, 捍卫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向,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意识领导阵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立足当代现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将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梳理和诠释,特别是对像讲仁爱、守诚信等影响人民思想水准的核心理念,像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影响人民行为模式的传统美德,像求同存异、文以载道等影响人民精神境界的人文精神,必须融通多媒体资源,挖掘阐发其精髓,使其“活起来”、“火起来”,从而贯穿国民教育中,并力争融入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使其成为我们文化建设必备的给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只能也只有与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相适应,中华文化的基因才能永久地流传下去!
只有广大人民正确认识并自愿接受,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把文化信念转变为行动,才能真正地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才能成为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216因此,我们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形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生活、道德观念的影响,通过制度和体制来推进对全民的教育,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活动让人民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
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4]人民不仅是文化创造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更是文化自信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一方面,文化由人民所创造,人民群众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主体、动力主体和价值主体,是责任担当的普遍主体和广泛主体[5]135-136。另一方面,文化对人民也有反作用。人民也是客体,是文化的接受者和受教育者。文化能够满足或抑制人民的需求,增强或减少人民的文化底气,所以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主体,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也要发挥人民主体的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
发展文化自信需要人民学习中华文化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同中华文化,最后把文化认同转化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凝聚力的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团结人民、服务人民,提升人民,而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人民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实现公共文化体系的标准化、均等化至关重要。标准化,即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政策、资金、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比如服务的内容、方式、规模等的标准化。而要实现标准化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适用通行、细化落地的标准体系,这不仅需要中央顶层设计,更需要地方试点实践,才能保证标准的规范性、适用性和权威性。当然,“标准化并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更不是全盘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兜住底线、循序渐进,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主自为、提标扩面,让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以不断充实、丰富、创新、拓展。”[6]对于均等化,我们一是要增大人民接受文化的覆盖面,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提升每个人民的文化素养。二是要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状态和文化需求,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正当关切。三是要注重人的差异性,加强引导,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文化工作者贴近人民,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也要肯定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作品,而文化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能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并被人民津津乐道、而且经久不衰的就是文化人才。在当代中国,我们同样需要这些文化人才创造出经典的作品来引领文化潮流,也同样需要文化工作者推动文化艺术的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在文化工作会谈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4]所以我们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确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 其次,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 最后要注重交流,并具有世界眼光,广纳人才,为我所用。文化的发展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只有相互交流,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人才强则文化才能强。我们要培育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并具有创造性文化的人才,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提高人才保障,从而增加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国民文化认同低、文化服务体系运行不畅、文化管理体制僵化、文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模糊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确实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但好的条件并不代表有好的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只有文化基础还不够,必须要有制度来“保驾护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呈现出文化内容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并重的鲜明特点,习近平也在多个场合做出了系统论述,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目标,而文化认同通过现实对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增强国人的自信,因而通过建构和确立统一完整的文化认同机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加强文化认同机制首先需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大众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紧紧团结在一起; 其次,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传播宣传我国的主流文化,使中华文化深入人心,并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最后,在健全我国文化培育认同机制的同时,注重正视西方文化,反对闭关自守,注意合理吸收,还要注意发展文化他信,将我国文化不断地传播出去,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和认同。
良好的文化管理体制有利于引导人民大众对文化的态度,更好地管理和创造文化内容,从制度的层面保障人民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在行政管理、结构布局、发展方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在有很大的改革完善空间。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由政府办文化转变为政府管文化。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领和示范,把社会效益始终放在首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次要把控好文化发展的方向,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观念,很容易被敌对分子所利用,通过文化入侵实现和平演变。而我国的文化法治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立法滞后、操作性不强、执法不严等问题,所以必须加强文化立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整个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传媒的管理迫在眉睫。这就要我们要建立起新的管理机制,针对网络舆情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制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主动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特别是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要做好舆论应对,回应公众关切,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另一方面要统筹各种媒体资源,弘扬社会主旋律,形成舆论合力,共同发力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软实力一词由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特指一种国家依靠政治理念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7]8。增强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提升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底气和实力,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提升文化软实力,就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在当代语境下,文化自信所表征的是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中的重要层面[8]。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第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再吸收,继承其中精华,例如天人合1 知行合一等优秀的价值理念; 第二,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和维护好每个人的文化权益,并积极展开文明创建活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做到落实、落细、落小; 第3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载体,文化产品对传播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性、经常性以及能动性。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作品,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根基,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要充分调动生产要素的活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融入高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第二,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文化发展的核心资源。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基础,我国必须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要不断推出优秀的文化产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品。不仅能满足我国人民的文化需求,更能将中国的价值理念融入进去。纵观世界,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日本的动漫以及印度电影的舞蹈元素都形成了标志性的文化品牌,而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未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
“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借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0]。第一,要通过各方媒体平台,努力构造和谐、文明、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通过各种文化交流等方式,向世界各国展现我国的精神面貌,争取获得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文化强国的国际形象。例如暑期上映的影片《战狼》,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成为了我国文化领导权崛起的里程碑。第二,要优化传播的内容,提高传播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文化实行“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例如截至2014年底,全世界已有127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但是,其存在的效果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质疑。有人认为,孔子学院并未发挥好文化交流的功能,而中国价值观念也并未像美国好莱坞大片一般,深入人心。所以还要提高对外文化的传播层次,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精神风貌。第三,要提高国际传播的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网站,占领网络传播的阵地,并秉持国家化思维,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向更多的国家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四,“要增强国际话语权,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1]
近五年来,文化自信不断得到彰显,这与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扎实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密不可分的。增强文化自信是场攻坚战和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步接一步地发展。尤其是面对近两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随着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昌盛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