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韩逸冰(1997-),女,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学; 赵吉夫(1996-),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学。E-mail: wlj@hrbust.edu.cn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都灵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皮埃蒙特 都灵 10129;3.哈尔滨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 Turin 10129, Italy; 3.School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Baroque; Chinese Baroqu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Turin; Harbin
DOI: 10.15986/j.1008-7192.2019.03.005
备注
作者简介:韩逸冰(1997-),女,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学; 赵吉夫(1996-),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学。E-mail: wlj@hrbust.edu.cn
巴洛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形式,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有着具体的体现及应用。以意大利都灵的巴洛克建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的量形变化、结构的更新方式等方面,论述其传承及形态演变,解析古旧历史建筑传承修复中新旧要素的共生策略。在此基础上,归纳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外观布局、空间设置、建筑装饰等,剖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表现,分析巴洛克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方式及意义,以期为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的进一步修复更新以及新时期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Baroque, a special form of architectural style, is manifested and applied in Chinese Baroque buildings of Harbin. Taking the Baroque buildings of Turin in Ita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is architectural form about the space change in size and shape and the structural renewal mode, and also analyzes the symbiosis strategy of old and new elements during the inheritance and restoration of old historic buildings. Accordingly, it expounds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Baroque buildings located in Daowai district of Harbin such as the origin, the general layout, the space setting,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etc., and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elements in these Chinese Baroque buildings. The research above probes into the way and the meaning of mingling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Baroqu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building, not onl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novation of Chinese Baroque historic buildings in Harbin,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new period.
引言
意大利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王国,其独具特色的城堡、宫殿、教堂、广场等历史建筑曾让整个欧洲为之羡慕。意大利风格是基于对人的尊严、科学价值的觉醒等多重层面的设计考虑,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有领先水平,兼备活力及实用性。而意大利历史建筑的保护及修复,由于对原真性的坚守及对建筑功能性与时俱进的追求,同样处于领先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群、古遗迹等重要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广、数量多。许多著名的国内历史建筑或建筑群,如故宫,中式传统建筑风格鲜明,东方特色十足。无论是从木材到砖瓦等建筑材料的运用,从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到构件间的榫卯,从抬梁式、穿斗式到井干式等结构方式,还是从单体建筑的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形状到整体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大到宫殿,小到宅院等,无不彰显出中式传统建筑宏伟、壮丽、优美、丰富多变的风格及神韵。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吸纳东西方建筑精髓,传统风格以外,欧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巴洛克、庭院式建筑风格以及中西合璧、杂糅并蓄等风格特征在国内也随处可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就是近代中国建筑中西交融的独特体现。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中华巴洛克式建筑是哈尔滨特有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个城市中扮演着独特的历史角色。作为一个城市曾经的标志,为了使它们得到更多更好的保护及传承,有必要立足于不同层面,从国外到国内,从源头到发展,解析国内外巴洛克建筑的传承演变及修复更新。追溯欧洲古典巴洛克历史建筑的风格特征,选择意大利都灵的巴洛克历史建筑为例,阐述其发展历程,论述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传承衔接、新旧要素的共存共生策略。以中国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为研究对象,解析中华巴洛克建筑特殊的建筑风格,拆构中式传统建筑特征,以期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后期修复改造及巴洛克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巴洛克风格的起源、特征及其发展
巴洛克的葡萄牙(Barroco)语义为“不圆的珍珠”,意大利(Barocco)语义为 “奇特、古怪、变形”,法语(Baroque)语义为“俗丽、凌乱”之意。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盛行于17 世纪的欧洲,是背离了文艺复兴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打破均衡和非理性的特征,常被人们解读为“畸形的珍珠”[1]。
巴洛克最初起源于反宗教时期的意大利,曾专门服务于教会,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当时,教会要求教堂、祭坛内部画一些和教会相关的东西,教堂内部壁画需要体现出强烈的动势和空间感,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人震撼。于是引入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神话类题材。如果想在建筑内部体现出动势,建筑空间的其他装饰就不能过于理性和均衡,建筑内部的雕塑建筑的装饰风格也要变得活泼和激烈,同时需要兼具神话故事中的动感和教堂必备的宗教感[2]。巴洛克的这种源起决定了其建筑风格特征为:华丽、奇异、浪漫、激情、动感、空间性、背离现实生活倾向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等以彰显富有及高贵。(2)不囿于结构逻辑。利用非理性组合手法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3)充满欢乐气氛。反对神化,提倡世俗化。(4)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常采用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混合建筑和雕刻,追求新奇感。采用高低错落以及形式构件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等。
作为世俗与宗教碰撞后产生的独特艺术风格,巴洛克建筑突出表现的就是与优雅、协调的古典艺术的对立性,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巴洛克追求独树一帜,注重外在形式,忽略内在的深入描绘和细致刻画[2]183。但是,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将复杂轮廓和不规则的装饰随意叠加,由此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间的界限,将绘画、雕塑和建筑有机融为一体,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使得建筑空间能够充分体现出庄严隆重、刚劲有力却又充满欢乐的艺术氛围,这恰恰是巴洛克建筑的创新之处,也凸显出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这种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的设计形式,实际上不仅利于新质素的产生,而且便于创造新的事物。
巴洛克建筑这种动态的、标新立异的、喜欢追求无限及非完整性、强调光线的对比和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特征,致使其影响曾波及几乎整个欧洲,并延伸到拉丁美洲等地。作为建筑艺术走向多元化的一种试探,其追求不寻常效果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使欧洲甚至世界艺术产生了一种非理性的觉醒,在理性和非理性的挣扎和共存中,使西方艺术有了质的飞跃。近现代的欧洲各国,巴洛克作为一种传统建筑风格被不断继承和重新挖掘。在中国,由于特殊历史文化原因,巴洛克建筑参与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在许多城市留下印迹。
进入20世纪后,民众审美及价值观念不断改变,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现代制作加工技术及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日益更新,新材料不断出现,巴洛克以变形和不协调方式表现空间的、动态的、综合及复杂的建筑设计构思相对更容易被模拟、仿真及建造实现。全新的建筑时代,使得巴洛克退去了繁琐和怪诞的外衣,成为人们更喜欢接受、更喜闻乐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巴洛克建筑的韵律感及其动势,与时代飞速运转的车轮相平衡及匹配,其发展潜力无限。
2 都灵历史中心区巴洛克建筑的分布、传承及演变
都灵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皮埃蒙特大区的首府,意大利重要的工业城市,欧洲最大的汽车产地,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城。都灵的起源比古罗马人的到来要早一千多年,有着大量的皇宫古堡、教堂、广场及雕塑等,保存大量巴洛克式建筑,相比米兰的时尚繁荣,都灵更显内敛、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建筑价值极高。
作为意大利王室萨沃伊家族的故乡,都灵曾是公爵们的中心城市。1562年,当萨沃公爵埃马努埃尔·菲利博特将其首都移往都灵开始,公爵及其后续继位人便对其实行了一系列的建筑规划,以此彰显其皇室威严及权力。萨沃王宫这一由当时水平最高的建筑师和艺术家设计和装饰的高质量综合建筑群,从统治中心都灵的历史中心区向其周边的农村地区拓展,囊括了许多村庄住宅。
2.1 都灵历史中心区古建筑分布都灵有波河和朵拉河两条河,分别象征着太阳与月亮。古罗马时期,都灵的四个城门为四个方位基点,分别连接中心宪法广场上的埃及方尖碑,整个城市呈45度角均衡分布,世界上有两个地理魔法三角,都灵是这两个三角的唯一交叉点,即连接布拉格、里昂和都灵的白魔法三角和连接伦敦、旧金山和都灵的黑魔法三角。都灵城堡广场,矗立着海神与海鲜女的雕塑喷泉,以广场为中心,都灵被分成了12部分,分别与12星座相对应[3]。
都灵历史中心区都是石头路,街道都很窄。维阿罗马大街是这座古老城市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两边均建有穹拱。大街笔直贯穿圣卡洛广场,一直通向卡斯特罗广场,尽头则为都灵王宫。
圣卡洛广场是都灵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号称“都灵的客厅”。广场四周分布着许多美不胜收的巴洛克建筑,这些建筑装饰精美,外墙浮雕装饰形态各异,几乎没有重复。广场中央矗立着著名的雕像“铜马”(城市象征)。广场的南端是两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圣卡洛教堂和圣克里斯蒂纳教堂(图1)[4]。这两座比肩而立的教堂,对称地坐落在罗马街的两侧,均建于17世纪,巴洛克式的动感及繁细精致的内外部装饰亦令人感到目不暇接(表1)。
从圣卡洛广场穿过罗马街就到了卡斯特罗广场。卡斯特罗广场是都灵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都灵的四条主要街道(加里波第步行街、波河街、罗马街和皮亚托·米卡街)都是以卡斯特罗广场为起点向城市深处呈辐射状延伸出去。广场周围建有历史中心区最重要的宫邸建筑,都灵王宫、玛德玛宫等。几条拱廊紧挨着广场,拱廊后面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剧院。附近从北向南依次坐落着都灵主教座堂、安托内利尖塔(国家电影博物馆)、埃及博物馆、瓦伦蒂诺城堡等著名历史建筑(图2)[5]。历史中心区周边及都灵郊区则分布有里沃利城堡、斯图皮尼基猎宫、维那利亚皇宫等17到18世纪修建的萨沃依家族住所,这些历史建筑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2 巴洛克建筑群的传承及演变(1)都灵王宫。都灵王室宫殿,又叫萨沃王宫,为巴洛克风格建筑,1646年为卡洛·埃马努埃尔二世建造,是17世纪意大利最著名建筑之一。如表2所述,1646年起到意大利统一,都灵王宫一直是萨沃公爵、意大利国王等王公贵族们的皇宫住所,18世纪后曾为波旁王朝的宫殿。1837年,萨沃王宫的一部分改装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1862年意大利统一以后,萨沃伊王室迁都离开都灵,王宫逐渐成为王宫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部分,展示萨沃伊王室宫殿的内饰及部分家具和艺术品。1925年起,这座宫殿成为国家图书馆。
(2)玛德玛宫。卡斯泰洛广场的中心坐落着奢华辉煌的玛德玛宫,又称夫人宫,是13世纪建于古罗马城遗址上的半巴洛克半中世纪风格的建筑。这座中世纪城堡最早是座修道院,后来成为萨沃伊王室的宫殿。现今展出的典雅的巴洛克正墙和内部左右的两座巨大阶梯,是由建筑师Juvarra设计的,但是,实际上其设计方案在内部并没有完成。所以,今天的宫殿在后面和侧面依然为一座中世纪的城堡。
建筑的两面新旧风格鲜明对比。背面棕色砖石结构的城堡样式被保留下来,宫殿的后方建有四个护卫塔楼,站在塔楼之上,周围的古建筑群一览无遗(图3),面向城堡广场的正面装饰成白色巴洛克风格(图4)[5]。玛德玛宫极高历史价值的一种体现为其兼具中世纪城堡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另一种体现,则在于这座巴洛克式建筑城堡中还包含了各种各样原始的罗马城墙,比如玛德玛宫的巴拉丁门,就是古罗马城塔的遗迹。
玛德玛宫的这种建筑传承及修复中新旧要素共存共生的风格或策略,实际是意大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态度和方式的一种体现。即,在建筑遗产保护及修复的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实践中,以非功利性的态度和客观科学的手段分析历史建筑的建筑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等,注重古旧建筑历史文化要素传承的原真性; 保留所有历史场合具备历史信息及价值或艺术特色的要素,最大程度地展示建筑遗产的历史真实性,修旧如旧; 如果作品本身被扰乱、被重画所覆盖、被拙劣的修复所破坏,其漆面氧化、污染或缺失等,则需要重建作品的美学质量,以新补旧。
(3)里沃利城堡。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意大利古旧历史建筑修复改造的典范,庞大恢弘的里沃利城堡位于都灵市郊,位于苏萨谷入口的重要位置,是意大利萨沃伊王室的府邸建筑。
古老的城堡属于巴洛克建筑风格,是在11世纪的古堡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城堡外观古意沧桑的红砖外立面隐藏着都灵城市建筑的景观特征。根据1609年萨沃依皇室资料,城堡原型如图5[6],4个塔楼簇拥的城堡主体与一个东西向的长型建筑,后者是皇室的私人美术长廊。
1718年,建筑师菲利普·尤瓦拉开始规划城堡设计,当时的设计目标是成为欧洲最大宅邸之一。尤瓦拉是意大利后巴洛克时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其设计风格讲求精准对称,遵循古典法则。尤瓦拉设计方案见图6[6] 1。可以看出,城堡包括对称的两翼和中央大厅,其中的一翼将建立在原有美术长廊上。这意味着,尤瓦拉的设计中,要拆除原建筑结构中的美术长廊(对比图5)。 由于材料及资金的短缺,城堡建造中止于1734年,当时东翼和中央大厅的一部分已经建成。18世纪末,由于法国入侵,城堡重建未能完全实现。1793年,拿破仑撤离之后复归王室。1860年归属于里沃利政府,1906年和1911年,为应付萨沃伊皇室的两次巡查,政府在城堡上架设了临时构架以使城堡看起来稍微体面些,原本要拆除的美术长廊则作为二战时因轰炸而无家可归的难民收留所被保留下来。城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德军军营。20世纪60年代起,城堡开始多次整修。修缮前的城堡由于历经长期废弃及战争洗礼,建筑结构破坏严重。屋檐排水槽损坏,使雨水沿着墙面直接滴落,致使墙体被湿气打透,导致建筑渗水、结构变形、壁画及墙面装饰表面严重剥落。门窗残缺、墙体、拱顶、屋顶破损、甚至柱础损坏(图7)[6] 2。
鉴于保存状况不良,建筑复兴难度较大,考虑到与其单纯修缮城堡展示王室生活,不如改造利用现存建筑,用做当代艺术博物馆,由此带动“美学经济”或者产生“毕尔巴鄂效应”[7]。基于这一理念,里沃利城堡修建为博物馆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损坏原有建筑结构、保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尊重建筑本身的原真性,避免任何对建筑毫无根据的歪曲或者对未完成部分毫无意义的完成,仅恢复它的材料和形象。另一方面,增设相应现代设备,实现现代博物馆的相应功能,采用“以新补旧”手段,遵循“可逆性”“可识别性”和“可读性”原则。1979年,城堡启动修建工程,总建筑师安德烈·布鲁诺采用“自然的光线和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对话”的设计理念,使城堡传统与古典的外表被保留下来,内容却是现代和前卫的,这种形式和内容的对比设计现已成为城堡修复的新颖与精彩之处。
基于当时建筑与工地现状的分析,城堡修缮前的建筑结构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停工的中央大厅,包括柱础和建造了一半的拱廊; 尤瓦拉设计并大体完工的城堡东翼; 尤瓦拉预备拆除的美术长廊(图8、图9)[6]2
尤瓦拉原设计中央大厅立面如图 10左图[6]2。尊重修缮前未建造完成的中央大厅的保存境况,修缮中将其设计定格在工地未完成的状态,以此表达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并将其设置作为博物馆独有的入口空间。城堡侧面截断的中庭,完全保持其原轮廓,未竣工墙体的顶部覆盖铜板,防止因雨水渗透发生变形。原砖砌墙面上保留已填死的巨型开口的痕迹,显示原建筑中拱廊和拱顶的原有位置。残留下来的厅柱和拱顶不再作为承重构件,而是转变为室外雕塑(图 10右图)[6]2。 城堡东翼在修缮中以畅通展览空间的流线、修缮内部房间装饰为主,既呈现城堡中原引以为傲的壁画、石膏、木雕,又不掩饰由于时间或不适当人为因素对城堡造成的缺损和瑕疵。城堡东翼原来没有完成的装饰,采用留白方式或是保留草图[6]2。城堡内部的楼梯修缮、屋顶改造设计等采用“以新补旧”手法。尤瓦拉原设计包含一个纵贯城堡四层、尺度巨大的楼梯,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没有完成。城堡修缮中参考当时的设计方案利用当代科技手段解决了300多年前留下的难题,采用悬挂式楼梯方式将楼梯的一端搭建在城堡原有的楼梯平台上,另一端,利用两根钢索穿过城堡屋顶夹层二战期间遭受轰炸时留下的洞口,将楼梯悬挂在顶层的横梁上[6]2。上述设计方案,既不影响建筑结构,又没有破坏墙体,遵循了“以新补旧”中“可逆性”及“可识别性”的建筑原则,恰到好处地做到可拆卸的同时对建筑体原有结构干预最少。
美术长廊是尤瓦拉设计方案中原本要拆除的部分。但是,里沃利城堡的历次修缮或更新改造过程中,长廊始终都能得以保存,所以,城堡与长廊的共生共存,恰恰是里沃利城堡历史复杂性的完美呈现,其价值不容小觑。1984年,借“Ouverture”当代艺术展的机会,美术长廊开始修复。长廊修复与城堡修缮的不同之处在于,里沃利城堡部分的侧重点是要把原来皇室的居住空间改造成艺术品展览室,而美术长廊部分的侧重点则是修复其原本的公爵画廊功能。图 11给出了长廊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8]。右图中,断头墙体修复时,裸露的墙面和支柱不添加任何装饰; 端头墙面通向画廊处安装落地的大玻璃窗以反射天空或对面城堡的主体映像,并可透视画廊内景观,让参观者置若历史与现实间,感受时空瞬间穿梭。
长廊屋顶的原外观形式保持不变,但屋顶材料更新为钢。新屋顶屋脊方向设计天窗,长廊顶层的展览空间通过采光克服原建筑采光不足的问题,这种“以新补旧”的处理方式,使新建钢结构部分与原砖石建造部分显著区别开来,从而在形式上,既保持了原有建筑的整体感,又拉开新与旧之间的距离。原有残留主体与新建屋顶在视觉上完整脱离开,一方面形成历史断代; 另一方面,钢与古老砖石的衔接实际上也暗示着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标明古老的城堡仍旧是一座持续的建筑。
为了保证原有建筑空间的完整性,楼梯、电梯、卫生间被设置在主结构北墙外侧[9]。室外楼梯设计成现代钢结构外包透明玻璃方案,且离开墙面一定距离,方向与城堡对齐,由此与中庭产生轴向关联。长廊入口的修复中,在中庭区设置拱门作为美术长廊的入口(图 11右下),对面是通向城堡的大楼梯。长廊的另一个入口设置在中庭旁边,采用新砖墙砌筑的楼梯通到楼上。博物馆外廊入口的楼梯处,补充了一段砖墙,这种以新补旧的处理方式,使得墙面修缮新旧分明,既有协调又形成对比。
1984年,里沃利城堡修建为都灵当代艺术博物馆,并成为意大利古旧建筑修复的典范,这座外表朴实无华的城堡目前是全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全欧洲最为壮观的博物馆之一。
都灵巴洛克历史建筑的传承修复及更新方式,既不消极又不折衷,基于对建筑现状及功能的慎重考量,通过建筑语言交待建筑的历史变迁,在保存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又使其形式不至于陈腐,这对于国内建筑设计是一种启示。3 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特征、修复及更新改造
我国巴洛克风格类的建筑,很典型的就是坐落在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些建筑修建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修建伊始、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时期,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建筑群。
3.1 中华巴洛克建筑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国工匠对巴洛克建筑的模仿,并将本土建筑风格融入其中。作为巴洛克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近代建筑史上对中国建筑形式的探索之一,其设计构思源于欧洲传统巴洛克,典型特征为“前店后宅”。即外立面造型为“巴洛克”形式,从外面看是西式建筑; 走进去后,庭院内部空间却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形式。
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2~4层建筑,内院布局包括双面围合、三面围合和四面围合等方式。根据住户不同情况可演变为多进院落式、穿套式和天井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四合形式居多。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围合院落借鉴俄罗斯民间传统木建筑特点,为了少占用室内空间,将楼梯设在户外,通过曲折的外廊平台联系各组成部分。这种外廊式布局就使得栏杆显得更为重要。在承担着结构本身的保护功能之外,栏杆也成为内院“立面”装饰的重点之一。
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中式建筑传统特征如外廊式栏杆、雕刻精美的楣子,带有天桥、回廊和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如花卉(象征富贵吉祥)、葡萄、石榴(象征多子多孙)、蝙蝠、仙鹤(表达出户主祈盼福禄寿喜)等尽在内部院落的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传统中式后院作为居住或仓储空间,与巴洛克建筑外立面有机结合、中西合璧。几座楼房构成院落,院落有门洞,或者一进,或者二进; 穿越门洞,便进入豁然开朗的大院,穿过大院和对面的门洞,便来到另一条街道上,这种建筑设计,非常适用于道外区“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
建筑是一个由紧密相连的基础元素组成的复杂结构,空间的发生器在体量之间能让人感受到引力口在不同位置和形式中的作用,以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张力; 空间和时间的功能需要通过历时性的观察加以理解[10]。中华巴洛克空间和体量的序列为住户提供了不同的体验:围合和收缩(外立面及其门洞)、扩张( 内部庭院)、再次挤压(面对另一条街道的门洞)、最终的释放(从门洞进入另一条街道)。
文中选择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与南头道街交口处的纯化医院(图 12),解析其关键艺术特征(表3)。
3.2 巴洛克和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异同解析巴洛克和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引入,体现到构图上,就是将各种复杂的装饰图案表现在建筑的任意部位,而不在意这个部位是否应该有装饰[11]。巴洛克建筑的表现特点是大胆运用雕刻和壁画进行立面装饰,追求新颖奇特、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中华巴洛克”是西方巴洛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立面装饰技巧上的有机结合,在外立面上保留巴洛克建筑的精美造型和装饰手法,又应用蝙蝠、牡丹、如意等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装饰,并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风格[12]。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设计非常严谨,如果盲目设计或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建筑整体上不伦不类的荒诞表象。建造设计中,除必须要有的图纸外,更需要将几何学运用其中。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在完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由工匠们自己进行一种临摹性的创造产生的。这种风格上的成功演变,不仅与工匠们高超的技能和智慧有关,更重要的是源于巴洛克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13]。这种共通或相似性概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上的相通。巴洛克装饰富丽、雕刻细致,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来追求动势,而中国传统艺术也因佛教和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而讲究一种气韵流动,比如中国雕刻体现的盘旋环绕,弧线弯曲却又不失坚固稳定。
(2)17世纪,瓷器、中式庭院风格先后传入欧洲,对中国“美无定则”的艺术评价与追求,与18 世纪巴洛克建筑追求的“无定形的美”,具备理念上的相通性。
(3)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上的相似。表现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教会和宗教内部的矛盾在这个时期随着封建主义制度在全欧洲的没落而更加尖锐。巴洛克建筑反映着这个矛盾尖锐化的趋势,象征着封建没落时期的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和后来古典主义的“常规”,于是以古典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等表象兴起于17世纪,至此对欧洲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中国,20世纪初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彩绘、雕刻和斗拱由精美发展到繁琐,对建筑构架来说演变成一种累赘; 而此时一些新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刚上位的军阀等为了彰显自己的统治地位,转借巴洛克式的色彩浓烈、极尽奢华吹捧自己,籍此炫富、与旧贵族和土财阀拉开距离。基于历史进程上的相似,同为物极必反的时代产物,巴洛克建筑与当时中国建筑在发展理念上达到一定程度的相通及契合。
基于上述论述解析,可以说,中华巴洛克是将巴洛克的“形”和中国传统元素所体现的“意”相互融合、渗透而产生的一种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更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应当永远保护[14]。
3.3 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修复及更新改造近现代以来,由于民众古旧历史建筑保护意识淡漠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的频繁更换等各种原因,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要么外墙立面材质和颜色被改变,要么内部结构做了变动,整体破损严重(图 13)。
2007—2014年,哈尔滨市建委启动位于靖宇街与二道街交口区域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改造的重点工程项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其修复构思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道外老区的历史建筑属于砖木混合,外廊结构及室内楼板皆为木质。修缮时在材料的选择上,外立面采用原材料尽量恢复原貌。建筑物内部维修,则在保留立面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更新改造,例如将木质材料替换为钢筋混凝土,以此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2)建筑修缮时,修一半留一半,这样既有参照物,又形成对比。(3)建筑物自身修缮保护外,注重群体保护,尽量维持该地区的原貌,让区域整体具备协调性。为此需要进行相关历史街区的居民腾迁,腾出建筑按照“修旧如初”方式,并在条件适宜时启动街区环境进行改造。(4)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称,建筑色彩整体规划时以暖色调为主。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加上近现代建筑受俄罗斯、法国等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哈尔滨城市建筑的色彩在传统建筑保护区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基调为中明度的暖色调,细部装饰为中饱和度和明度的色调。借助东北地区区域优势,大、小兴安岭天然木材为建筑架构提供了丰富的地方材料,各色彩漆在保护建筑的同时也给木构建筑增添了五彩纷呈的点缀色,巴洛克色彩斑斓、装饰华美等特点由此进一步展现。综上所述,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近年来已完成的一期、二期修复改造工程,一方面,针对建筑主体的修复设计,注意了建筑“原真性”与“解释性”的辩证统一,重视建筑历史信息的保护及延续,保留原有的外墙体与内部木构架,修复至健康状态。另一方面,针对内部增设新功能,原有内部空间进行修补与整合,在尽可能保持旧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对新空间整合规划以回应新功能的要求。
当前,在大量历史建筑及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改造中,如何在历史建筑文化元素的传承与现代新需求的冲突之间权衡决策,是各方争议的焦点。信息时代的建筑设计、规划及开发,古旧历史建筑的修复、更新及发展,无论新与旧都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现代形式,也不能过于陈腐、陷于风格化的桎梏而与建筑的生活需求背道而驰。在继承传统和发展提升的辩证关系中,如何整合新空间与功能流线且不破坏现存的文脉与格局,这是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4 结 语
从追溯巴洛克的源起,阐述巴洛克建筑的特征,探讨意大利都灵巴洛克建筑的传承演变及修复更新,解析巴洛克建筑元素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的体现运用,指出巴洛克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具有共通性。中华巴洛克是将巴洛克的“形”和中国传统元素所体现的“意”相互融合、渗透而产生的一种建筑风格。因此,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修复更新及改造绝不是建筑外立面的简单修复,也绝非简单的室内翻新,其外观、空间、结构及装饰等层面的修缮需要兼顾传统巴洛克及中华巴洛克的双重体系标准继承并发展。
巴洛克建筑风格在产生初期表现较为浮躁、表面,后期逐渐发展为奇特、新颖。虽然从产生伊始,对其评价聚讼纷纭,毁誉交加。但是自16世纪出现一直到21世纪,巴洛克的身影始终存在,其艺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新材料不断涌现、建筑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手段等不断更新,民众的思想意识也更加开放、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数字信息时代的进步及发展,促使建筑设计表现更趋于开放化、多元化,巴洛克建筑艺术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也逐渐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取源之一。新兴复合材料以及传统材料的延展运用,进一步增加了建筑形式功能的诸多可能,由此形成相对多义的新建筑语境。巴洛克在其传统风格、中华巴洛克演变风格等的基础上,将动态、繁复、非理性、多元的要素用于建筑结构及装饰中,将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多方关联,将现代人所思所想表现于建筑空间、结构、材料等要素中,将产生无限的发展可能。
- [1] 张羽, 刘继华. “畸形的珍珠”也是珍珠——巴洛克的启示[J]. 华中建筑,2008,26(12):12-17.
- [2] 孟彦汝. 中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巴洛克”[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83-192.
- [3] 安东尼. 意大利都灵, 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碰撞[EB/OL]. [2016-08-26]. http://go.ly.com/travels/33725.html.
- [4] COMMONALTY. 逛都灵(二): 老城.圣卡罗广场[EB/OL]. [2017-11-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3202d0102xgir.html.
- [5] FIERELADY. 在意大利的608天系列之生活在别处: 都灵的春夏秋冬[EB/OL]. [2016-10-15]. https://bbs.qyer.com/thread-2618607-1.html.
- [6] 杜骞. 意大利利沃里城堡的重生逆袭之路[EB/OL]. [2016-08-26]. https://mp.weixin.qq.com/s?biz=MzAxMDI1MDUwNw%3D%3D&idx=1&mid=2651536698&sn=daf225b678f35bc78067cca04d9cff1d.
- [7] 雷鸣, 唐国安. 历史断代与复兴——浅谈旧博物馆建筑修复与加建再设计[J]. 中外建筑,2012(8):72-73.
- [8] 辛慧琴. 意大利古旧建筑保护及改造再利用浅析[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5.
- [9] 陈哩尔. 传统与再生——历史建筑中的意大利博物馆[J]. 武夷学院学报,2016,35(2):50-54.
- [10] 马尔科·穆拉扎尼, 徐好好. 建筑师和艺术:莫雷蒂、巴洛克和卡拉瓦乔[J]. 建筑学报,2018(3): 12-17.
- [11] 董君, 邹广天. 基因的重组与更新——中华巴洛克街区的语义网络分析及策划[J]. 建筑师, 2014(12):24-33.
- [12] 华创新天. 中国罕见的建筑群——“中华巴洛克”[EB/OL]. [2009-03-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bfd340100ckdz.html.
- [13] 刘萌. 建筑设计中的巴洛克元素[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 [14] 李天池, 卢军. 拯救“中华巴洛克群区”“修旧如初”?“返老还童”?[EB/OL]. [2007-05-28]. 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7/05/28/050828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