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yu Mingw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400020, China)
Wushan County of Chongqing Wenfeng Temple; Hall of Primus; Hall of Wenchang God; restoration
DOI: 10.15986/j.1008-7192.2019.04.006
备注
Based on an restorative exploration of Halls of Primus and Wenchang God in Wenfeng Taoist Temple at Wushan County of Chongqing, a Taoist sub-center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sites, the logic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also the features of the Taoist temple buildings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It is not to rebuil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but to expou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inuit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history and restore the true features of those historical buildings, so as to clarify the fallacy of the conjecture about historical buildings.
引言
重庆市巫山县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西口,历来以“川东门户”著称。战国时即为巫郡,三国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平郡治巫县。西晋、隋唐置县以后基本没有变化。巫山不但是巫巴文化和神女文化的发源地,而且还是川东地区道教的次中心。巫山高唐观以道教文化与神化传说相融合,使之成为长江三峡中最古老的名刹之一。但在明洪武二年前后道教衰退,逐渐以佛教为主,而与高唐观相邻的文峰观却香火兴旺。上世纪60年代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文峰观毁于一旦,留下一片废墟。笔者考察了文峰观遗址上存留的柱础、墙基及残碑,对建筑基址进行了勘察、测量,并借鉴三峡地区宫观建筑特征,对文峰观元天祖师殿和文昌殿进行复原探索,说明建筑文化与建筑技术在历史上某一阶段的地域性特征与延续继承性,以解对历史建筑臆测之谬误。
1 历史沿革
文峰观,古名凌云观。 据传始建于明,但无实据可考。清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载:“文峰观,在县东箜篌山①顶,即古凌云观。乾隆己酉落成。是年李安登乡榜,故形家以此山为学宫文峰。”该志还载:“凌云观,县东箜篌山顶,今改文峰观。”除此之外,在县志及其他文献中尚未发现关于文峰观始建和修缮的记载[1]。
在文峰观遗址现场残留有部分碑刻,对其始建、修缮和历史沿革略有记载,现整理综述如下: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四川夔州府巫山县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沈石麟撰,开山道人沈本清携徒子、徒孙重立“文峰观劝缘铸钟小引”碑载:“巫山十二峰,蜀中最著。而县城东南文峰耸峙江边,为夔郡门户,尤擅一邑之胜。乾隆五十一年,邑人筑观于其上,即以其山名之曰:文峰观。后殿为元天祖师,前则奉祀文昌神。”这里至少给出了三方面的信息:一是文峰观在县城东南江边文峰山上,二是文峰观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邑人修筑,三是文峰观有两个殿,前为文昌殿,后为元天祖师殿。值得注意的是,前文引用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所载的落成时间为乾隆己酉年,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比此碑记载的时间晚三年。因此可以理解为乾隆五十一年开始修建文峰观,历时三年至乾隆五十四年方才告峻。
在文峰观遗址现场发现的另一通近似于正方形的“捐修功德碑”载:“大清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阳月立。主持道邓教喜捐修。徒:□永□、秦永铨。瓦匠李华祯、石匠余世淮、大匠王廷德。”这里只注明“捐修”二字,而未明确是新修殿堂、房屋,或是对原有殿堂、房屋进行维修。但从下文雕刻的工匠只有大匠、瓦匠、石匠,而没有泥水匠、漆匠等工种上分析,应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主持道邓教喜捐资维修道观。这是有据可考文峰观的第一次维修。
刻立于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金像功德碑”载:“巫邑文峰观由来久矣,而其为形胜也。上接夔门、下溁巴字。乾隆年间始创殿宇,□属捐施,并无积累。近因年久,神像倾□,□输淡泊,难以培修。……閤邑善士解囊乐捐,集腋成裘,重修以金像,以翼妥侑,以壮观瞻。兹已告竣,庙貌如□②,□神鉴在。兹理宜勒诸金石,永垂不朽。……”这段碑文至少给出了以下四方面的信息:一是文峰观创建于乾隆年间; 二是创建资金来源于民间捐施,经年无积累; 三是近因年久失修,“閤邑善士解囊乐捐”重修金像。四是从“庙貌如□”四字中可以分析认为此次重修可能不仅仅是神像,对殿宇也同时进行了维修。这是有据可考文峰观的第二次维修。此碑提供的创建时间和创建资金来源信息,与前文所引“文峰观劝缘铸钟小引”碑和清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记载相印证。
遗址现场遗留的另一残碑半通,刻有如下文字:“……奉……眩,既有亥豕之讹,不无颠倒之虞。兼……鲜明,挨次悬掛求籤者按数揭取。实……之显,应有所凭,依人之休咎可以预知,……。……各捐钱四百文。欧世人、向乐钧、谭汝南、袁绍诗、郭华各捐钱二百文。……各捐钱三百文。领王斈训、绿革茂喜各捐钱一千文。……钱一千文。……钱四百文。……钱六百文。……工钱共计贰千文。此项用毕并无存积。”此段残缺不全的碑刻给出了以下信息:一是文峰观“悬掛”解签,预测未来。二是众人捐资对文峰观进行了维修,且所有捐资“用毕并无存积。”由于为一残碑,没有留下刻立时间,因此,不能确定其维修时间。
2 遗址勘察
文峰观建筑遗址位于巫山县城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对岸文峰山顶,东经109.914,北纬31.068,海拔高度752~762 米。遗址占地约长56米、宽22米,呈东西走向斜坡山脊,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约10米,在斜坡上人工垒筑为四级台地(图1)。现存建筑遗迹主要集中在第四级台地上。现将勘察情况分述如下。
2.4 第四级台地第四级台地长约25米,宽约16米,高于第三级台地约3米,为文峰山最高点,海拔762.5米。在该台地上遗留有地砖、石柱础、石柱及条石墙基等大量的建筑遗物。该台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高西低,高差0.75米。靠近第三级台地西部为文昌殿遗址。向东上三级台阶即为第四级台地东部,为元天祖师殿遗址。在台阶前人工挖掘5米*2.5米水池一口,池上建有一小拱桥(后期加建)。
(1)元天祖师殿遗址
元天祖师殿遗址为矩形,长15.4米,宽10.8米。四周为保存完整的0.35米宽条石墙基。由南至北排列三排石质柱础。南起第一排东西向摆放0.4米*0.4米*0.3米方形柱础五个,由西至东其中心间距米数分别为1.8、2.4、3、1.7。柱础用本地青石斩方,未作任何精加工和修饰。南面紧靠柱础即为0.35米宽南墙条石墙基,其中心间距为0.375米。距此排柱础向北4.825米处东西向摆放的第二排柱础四个,两端的规格小于中间,但式样均为上鼓下八角形。两端柱础圆鼓直径为0.335米,中间两个柱础圆鼓直径为0.44米。靠西的大柱础南北面各开有宽0.08米的地槛卯口。往北5.4米处第三排柱础数量、规格、间距与第二排相同。再往北4.825米即为北墙条石墙基中心线(与第二排柱础距南墙中心线相等)。东、西列柱础向外0.775米处即为东、西墙条石墙基(中心线)。顺着第二、三排柱础地面铺装0.2米*0.2米青砖,各列柱础之间(第三列柱础至北墙之间)斜铺0.25米*0.25米青砖(图2)。
(2)文昌殿遗址
元天祖师殿遗址西即为文昌殿遗址,长约15米,宽约13米。包括两部分:东部紧靠元天祖师殿为南、北厢房和天井部分,长约15米、宽约6米; 西部为文昌殿遗址,长约13.2米、宽约6米。文昌殿遗址南、北、西三面为保整较为完好的0.35米宽条石墙基。由南至北摆放三排石质柱础,紧靠南墙基摆放0.34米*0.34米*0.3米柱础四个,用本地青石斩方,未作任何精加工和修饰。由西至东其中心间距为1.8米、2.6米、1.46米。距此排柱础向北3.395米处为东西向摆放第二排上鼓下八角形柱础三个,圆鼓直径0.335米,由西至东中心间距为4.4米、1.46米。向北距此柱础5.4米处为第三排柱础,其数量、规格、间距与第二排相同。再往北3.745米即为北墙条石墙基中心线(与第二排柱础距南墙中心线相等)。地面斜铺0.25米*0.25米青砖(图2、图6)。
在文昌殿与元天祖师殿之间为南、北厢房和天井遗址。该遗址总宽度比文昌殿南北各长1.1米左右,与元天祖师殿相等。紧靠文昌殿东部柱础残存直径为0.28米的石柱三根,呈南北方向摆放,其柱间距与文昌殿南北向柱础间距相等。遗址正中有1.5米*4米水池一口,池中为近期所建拱桥一座(图2、图6)。据此分析水池应处在天井中央,天井两侧应为南、北厢房,石柱为厢房柱。
另外,在遗址现场还发现了烧制的正脊和鱼吻残件(图7、图8)。3 三峡地区宫观建筑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三峡地区宫观建筑特征,特选择保护较为完好,与文峰观邻近且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巫山县大昌镇帝主宫、关帝庙③,巴东县王爷庙④,秭归县水府庙、江渎庙⑤等五座典型的宫观建筑,对其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拟从其中寻找三峡地区宫观建筑形态与结构的基本逻辑特征。
3.1 帝主宫帝主宫,又称黄州会馆,原位于重庆巫山县大昌古城东门内北面原邮局后面。前殿山墙上嵌有“万载常存”“亘古不磨”“永垂万古”石碑三通。据“万载常存”碑载,帝主宫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由移民大昌黄州诸士 “起意建宫”,此应为始建之时。“永垂万古”碑载:“嘉庆十四年夏月,岁次己巳,黄州阖邑公议重建新馆,乐助信士于左。序曰:……匪旋猖乱,人归故里,宫化乌有。……思今营宫,已有故址,……同仔肩剧金兴修之任胜,其神恩普被,乐助者恐后,。……正殿壮丽,重阁鼎新,气象巍峨,规模宏廠,创制显庸,洵可名當,以期妥神,光远有耀,美哉。……皇清嘉庆十五年岁在庚午季冬下浣吉日告竣。”此应为帝主宫因匪患被毁后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进行了重修。因三峡工程,对帝主宫整体迁建拆解时,在其前殿明间檩条上发现有毛笔书写的“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领修芳名:陶颜□、蔡金鑑、李文□、□□梅、泰□义、泰兴□、胡□□、吴□金协众姓□□”[2]等字迹。据此,帝主宫应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进行过维修。
帝主宫占地440平方米,面阔19.5米,进深22.4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明间正贴⑥穿斗+插梁⑦式梁架,次间边贴穿斗式结构,空斗砖墙,小青瓦干槎屋面。前殿前檐为三级五山式封火墙,清水抹灰墙檐。厢墙与后殿为猫拱背⑧封火墙,墙檐起脊筒瓦覆盖(图9、图 10)。
3.2 关帝庙关帝庙原位于重庆巫山县大昌古城外东北约300米处,始建时间无从考证。用作垫脚石的“修关帝庙小序”碑载:“大昌之有关帝庙也,历年已久,庙貌不无改观,而重以兵燹相仍,倾地尤甚耶。□□巫山营主□□公因邪匪滋扰,两次率弁至斯拜谒大帝,□□见其□殿山墙、前后廊厢崩颓,不堪风雨飘淋,既圣像亦难窥蔽目击,其况虑无以妥神灵而壮巍峨者,爰捐清俸,俾主持为工,与修□□墙垣,起盖庙厢,动以□□涂以厝膢,月余间焕然一新。……嘉庆二年十二月吉日。……”嘉庆二年十二月,即为1798年1月,从此可以得出关帝庙于1797年底进行过一次维修[2]。因三峡水库蓄水,于2005年7月对关帝庙进行整体迁建拆解时,在西路院落前殿脊檩上发现用毛笔书写有:“大清同治八年岁次己巳仲春良旦重建”字样。这说明关帝庙在同治八年(1869年)进行过重建。
关帝庙占地约9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10平方米。东西长约43米,南北宽约27米。东西排列三列纵向院落殿堂组合而成。西路院落进深近27米,中、东路院落进深近20米。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明间采用抬梁+穿斗+插梁,或穿斗+插梁等结构形式,次间边贴采用穿斗式结构,空斗砖墙,小青瓦干槎屋面。东、西院落前檐为砖砌墙体开石库门洞,中路院落前檐为木质隔扇门窗(图 11)。
3.3 王爷庙王爷庙,原名镇江阁,原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官渡镇楠木村长江南岸的台地。庙内西山墙上嵌有石碑四通。其中“镇江阁碑记”载:“嘉庆□六年……创修殿宇。……越十余年正殿成,而两廊厢房未修,王爷金身装帐帏制,而火神、财神未塑,如是者又有年,若积厘金,重加修造,告朔成功,事历两朝,人阅几辈。”[3]37嘉庆共二十五年,因此可以推定王爷庙于嘉庆十六年(1811)开建,“越十余年正殿成”、“事历两朝”至道光初才全部竣工。另据现场勘查及对碑文分析,王爷庙仅建正殿一座,而无其他附属建筑。
王爷庙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间9米。明间正贴抬梁+穿斗+插梁式结构,次间边贴为五柱十二檩穿斗式结构,小青瓦干槎屋面。前檐隔扇门,两山及后檐为空斗砖墙,两山墙做成猫拱背封火墙(图 12)。
图 12 王爷庙及周边环境[3]43
3.4 水府庙水府庙,又名镇江王爷庙、紫云宫。原位于湖北省秭归县香溪镇香溪河与长江交汇处兵书宝剑峡口。具体始建时间无考。归州邑人、嘉庆癸酉(1813年)拔贡、竹溪县训导向鸿翥在《募修香溪水府庙文昌宫序》中写到:“旧于溪口峡山之足,立水府庙、文昌宫、观音殿。镇江阁为一方之庇阴,求福者其应如响焉。”[4]卷九·艺文志庙内存有一通班驳不清的“镇江王爷神龛序”残碑,其碑文载:“……香溪之镇江王爷庙西来山色千重翠、黛映夕阳……龛觉其衰颓,生父谭悦于乾隆十二年孟春月瞻祀……陋不堪,爰□□□之念,固动雕刻之恩,会议乡长同结良缘,……有拔贡向治助银一两,信士向希周助银一两,……囊英舆生父披星带月、奔波江湖苦积贰拾余金,……生征诸同志而结缘有待孰意,历十年来并无嗣□之……本境士庶舆登临过客有不全不备之欢,即生父亦有……体父志捐金拾余两成此良因,将瞻金光之灿烂,□□王……之观,祝万载常新,岂非一方胜举、人生乐事,而心福田……本乡信善生员谭国鼎薰沐劳撰,同弟谭国辅。乾隆二十三年重阳月吉日立。住持道胡云嵩。镌匠王志良。”前殿西南角脚基石南侧上也刻有:“乾隆二拾一年五月二拾六修造路橙(磴),信士□谭维信拾橙(磴)、姜荣齐五橙(磴)、周亮公三橙(磴)。”水府庙东南岩壁上存有荆南观察使者李拔于乾隆庚寅年(1771年)盛赞秭归的“香溪孕秀”题刻[3]111。根据以上记载推测水府庙应建于乾隆早期或以前。
水府庙占地面积约1 800平方米(含环境),建筑面积473平方米。建筑作四合院形制,前后高差约6米,按前、中、后三殿布置,左右对称。通面阔12.51米,通进深24.92米。前殿大门为“歪门”,入口偏东北。前殿为七架抬梁,中殿为五架抬梁,造型带有月梁形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相连。后殿为全砖结构。屋面均为硬山式,前殿为五花屏风猫拱背封火墙,中、后殿为人字山墙。屋面小青瓦,山墙、檐墙均为青片砖砌筑。水府庙是秭归历史上留下的最完善的一座古庙,其建筑技术在三峡宫观庙宇中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图 13)。
图 13 水府庙全貌[3]132
3.5 江渎庙江渎庙,又名杨泗庙,原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新滩桂林村长江南岸,背靠悬崖峭壁的大王山,面临汹涌澎湃的长江,坐南面北、依山而建。具体始建时间无考。光绪六年(1880年)《归州志》载:“江渎庙在新滩南岸,相传神人阴修。”[4]卷二宫庙南宋陆游《入蜀记》中说:“十四日,留驿中。晚以小舟渡江南,登山,至江渎庙,新修未毕。”[5]55同治五年《归州志》载:“江渎南庙碑,宋皇祐三年曾华旦撰。”[6]卷十·艺文志该庙王爷殿脊檩随檩枋下有“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重修”题记[3]80。也就是说江渎庙始建不晚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现在的江渎庙则应为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
江渎庙建筑面积850平方米,面阔21.9米,进深39.2米。四合院形制,前殿为王爷殿,又称正厅; 后殿为大佛殿,又称堂屋。两殿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周围以空斗式砖墙围合。前、后殿明间正贴为招梁+穿斗+插梁式结构,造型带有月梁形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相连,梁头插入柱身。次间和厢房为穿斗式结构。屋面硬山屋顶,小青瓦干槎屋面(图 14)。
图 14 江渎庙前殿[3]105
3.6 建筑特征小结(1)平面布置。三峡地区长江横贯、波涛湍急; 两岸高山对峙、悬崖峭壁。宫观建筑大多选址于临江的山崖之上,可供建筑之地峭狭险峻。因此,建筑依山而建,规模狭小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平面布置一般采用前后殿围合成四合院,建筑面阔以三开间为主,前后殿之间或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礼制性的山门、生活用房等基本舍去,仅建殿奉神。较为典型的有大昌帝主宫,秭归水府庙、江渎庙等。也有象巴东王爷庙这种独殿式宫观。究其成因也可能是因为修建费用均为民间募资,资金短缺,没有大兴土木的能力。例如:巴东王爷庙仅为独殿,仍“越十年”“事历两朝”; 秭归水府庙从乾隆十二年开始捐修,“历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方才告峻。
(2)结构特征。三峡地区宫观建筑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以“抬梁+插梁+穿斗”形式构成混合式建筑结构。三峡地区地处东西部交汇的黄金水道,不但是历史上移民的主要通道,也是接收移民的重要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给该地区带来了包括建筑文化与技术在内的“外来文化”。对三峡地区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抬梁式结构明显是来自北方官式建筑,穿斗式结构为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渝地区本土建筑的独特结构形式。而插梁式结构则是在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基础上的改良和发展,其既有用梁层层叠加承托屋面形成梁架结构的特征,又有穿斗式所具有的将梁(枋)穿入柱身的连接方式,再有江南建筑所具有的使用童柱层层架梁的作法⑨。 关帝庙中、东路院落后殿,王爷庙,水府庙前、中殿,江渎庙前后殿等明间正贴心间均采用抬梁式结构。关帝庙东、中、西院前殿、帝主宫明间正贴心间则采用插梁式结构。而各殿次间边贴基本上均采用穿斗式结构。第二,以砖砌墙体代替木结构。一是明间正贴采用木结构承托檩架,次间边贴不用木结构,而采用砖砌山墙直接承托檩架。就经济而言减少了次间边贴木结构的资金投入,节约了造价,也不影响房屋的安全和功能使用。例如秭归县水府庙前、中殿两幢建筑就是采用此种结构形式。二是不用木结构而全部采用砖砌墙体替代木结构承托屋面檩架。秭归水府庙后殿就是采用的这种结构形式。第三,北方官式建筑围护墙体一般均是将木柱包裹,而三峡地区是在砖砌围护墙体与木结构之间留有间距,以利通风。大昌帝主宫、关帝庙东西院用砖砌墙体将整个宫观包砌其中,前殿前檐墙包裹木柱,而后殿两山(包括厢房后檐)及后殿后檐本构架与砖砌墙体之间留有间距。秭归江渎庙大佛殿(堂屋)两山、后檐木结构,巴东王爷庙两山木结构与砖砌墙体之间也留有间距。这种做法在北方建筑和江南建筑中是几乎没有的。
(3)外形特征。三峡地区宫观建筑外观形态具有南方传统建筑立面风格,外墙厚实封闭,很少开窗,即使开窗也很小巧。入口大门一般采用石库门形式。清水砖墙采用板砖空斗式砌筑,封火墙一般有两级三山、三山五岳、猫拱背(拉弓式)及观音兜式。外围护墙檐下和马头墙檐下饰以琴、棋、书、画、彩带等黑白色吉祥图案。墀头、脊饰常用月白灰抹面,也有雕饰花草等图案的。屋顶多做成人字硬山屋顶,小青瓦干摆屋面。屋面正脊两头稍翘中间向下凹弧,两端脊吻,中间脊刹。巫山县大昌镇帝主宫、关帝庙,巴东县王爷庙,秭归县水府庙、江渎庙等五座典型的宫观建筑特征具体见表1。
4 文峰观元天祖师殿、文昌殿复原探索
对于文峰观建筑结构、外型特征、建筑装饰等史料、文献、碑刻、传记均无记载和描述。三峡地区的宫观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清时居多。从对现有遗存的类似建筑分析,基本没有采用官式做法或典型的江南做法⑩。 如前所分析的五座宫观建筑与文峰观处于同一文化圈,且始建(重建)时间相近。在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应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文峰观历史沿革,特别是对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文峰观劝缘铸钟小引”碑的考证和其建筑遗址的勘察,并借鉴此类建筑特征,对文峰观元天祖师殿、文昌殿复原。
4.1 平面根据对文峰观元天祖师殿、文昌殿遗址勘察和对遗存于现场的柱础、墙基测量和分析,对其建筑平面复原如下(图 15)。
(1)元天祖师殿平面。元天祖师殿建筑遗址上柱础摆布明确、墙基保存完整、轴线分明,仅缺失北面山墙墙基处方形石柱础五个。北墙基中心线距第三排柱础中心线与第二排柱础中心线距南墙基距离相等。据此,可以确定其座东面西、平面布置南北对称。从建筑遗址测量中己经得知其建筑轴线尺寸明确。因此,元天祖师殿平面布置应当是:三开间,通面阔14.3米B11。其中:明间面阔5.4米,左右次间面阔4.45米。次间边贴轴线距南北山墙轴线0.375米。进深两间带前后廊,通进深8.9米。其中:前廊深1.8米,前间深2.4米,后间深3米,后廊深1.7米。前檐廊柱轴线距阶沿边0.945米,后檐柱轴线距后檐墙轴线0.775米。明间正贴无中柱,次间边贴用中柱。
(2)文昌殿平面。文昌殿建筑遗址现存状况与元天祖师殿相似,由南至北三排柱础摆放明确、墙基保存完整、轴线分明,仅缺失北面山墙墙基处方形石柱础四个。北墙基中心线距第三排柱蜂中心线与第二排柱础中心线距南墙基距离相等。据此,可以确定其座东面西、平面布置南北对称。从建筑遗址测量中己经得知其建筑轴线尺寸明确。因此,文昌殿平面布置应当是:三开间,通面阔12.19米。其中:明间面阔5.4米(与元天祖师殿同轴),左右次间面阔3.395米。次间边贴轴线距南北山墙轴线0.35米。进深一间带前后廊,通进深5.86米。其中心间深2.6米,前廊深1.8米,后廊深1.46米; 前檐柱轴线距前檐墙轴线0.49米,文昌殿本身无后檐墙,后檐两次间借用厢房山墙围合,后檐明间开敞通往天井; 明间正贴采用减柱法减去前檐步柱,使室内空间更加宽敞。
4.2 结构对于文峰观元天祖师殿、文昌殿结构,虽然没有建筑遗存、方志、碑刻、文献、影视资料等可以考证,给复原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但是,如前所述,可以采用其所处的文化地域内同类建筑的一般结构规律,结合平面布置复原其建筑结构构成形态。古建筑结构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一是结构尺寸。包括构成梁架结构的总尺寸,如开间、进深、柱高、提栈B12等。二是结构形式。三峡地区古建筑大木结构无外乎包括抬梁式、穿斗式及其两种结构混合而成的插梁式三种形式,以及构成大木结构的木构件的尺寸,如长度、矩形构件断面尺寸、圆形构件直径等。三是屋顶形式。屋顶形式也是决定大木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歇山建筑的收山结构、庑殿建筑的推山结构、江南建筑的发戗等。对文峰观元天祖师殿、文昌殿原状探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其整体形态的复原,研究其建筑类型。因此,对于各构件的细部尺寸不作为复原的范围。
(1)建筑高度与提栈。在房屋开间、进深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房屋总高度就决定于房屋的檐柱高度和屋面提栈。而檐柱的高度一般又取决于房屋明间面阔宽度。宋《营造法式》对檐柱的确定描述为:“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7]102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带斗栱大式建筑檐柱高按斗口确定,不带斗栱和小式建筑按明间面阔确定。如九檩大木(无斗栱)“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低。”[8]97《营造法原》对檐柱高度的确定描述为:“厅堂正间面阔,按次间面阔加二。”[9]29“论檐高者依次间面阔,即是檐高比例。”“殿庭檐高以正间面阔加牌科之高为准。”[9]36三峡地区的宫观建筑虽然没有严格遵守上述规则,但在长期的营造活动中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规律(表2)。
从表2中不难看出:前中殿类建筑前檐檩高度与明间宽度比平均值为1.081,而后殿类建筑为1.229。前中殿类建筑总提栈为0.555,而后殿建筑为0.571。这说明后殿类建筑在体量上比前中殿类要高大一些。
这些规律给文峰观元天祖师殿和文昌殿结构复原提供了参考。考虑到元天祖师殿为文峰观正殿,文昌殿为配殿,在建筑关系上互为主次关系。因此,元天祖师殿结构比例取值应当大于文昌殿。据此将两殿建筑高度复原如下:①元天祖师殿提栈。假定元天祖师殿前檐高度与明间宽度比取值1.2,总提栈取值0.6。因其明间宽度为5.4米、前檐进深为4.2米B13,那么其前檐高度应当为5.4*1.2=6.48(米)、提栈高度应当为4.2*0.6=2.52(米),脊檩高度应当为6.48+2.52=9(米)。从平面复原得知:元天祖师殿前檐廊深1.8米,前檐心间深2.4米,接照惯例前檐廊应为两界B14, 每界深0.9米; 前檐心间应为三界,每界深0.8米。自檐檩起由下向上假定各界提栈值依次为五算B15、五算半、六算、六算半、七算。据此计算出各界高度分别为0.45米、0.49米、0.48米、0.52米、0.56米,合计2.5米,与假定总提栈0.6所计算出的总提栈值2.52米仅相差0.02米,基本符合假定要求。据此复原元天祖师殿屋面提栈如图 16、图 17。②文昌殿提栈。假定文昌殿前檐高度与明间宽度比取值1,总提栈取值0.55。因其明间宽度5.4米、前檐进深3.1米B16,那么其前檐高度应当为5.4*1=5.4米、提栈高度应当为3.1*0.55=1.71米,脊檩高度应当为5.4+1.71=7.11米。从平面复原得知:文昌殿前檐深3.1米,结合后檐使用步柱,故将前后檐均分为四界,前檐自檐柱起每界深为0.9米、0.9米、0.65米、0.65米。自檐檩起由下向上假定各界提栈值依次为五算、五算、 六算、六算半。据此计算出各界高度分别为0.45米、0.45米、0.39米、0.42米,合计1.71米,与假定总提栈0.55所计算出的总提栈值完全吻合。按此复原文昌殿屋面提栈如图 16、图 17。
(2)大木结构。如前所述,三峡地区宫观建筑明间正贴主要以“抬梁+插梁+穿斗”混合式,次间边贴以穿斗式构成建筑整体结构(表3)。从前述平面复原中可以看出,元天祖师殿和文昌殿平面布置与表3中所列宫观建筑非常相似。因此,参照相似建筑结构形式,复原两殿结构形式如下。①元天祖师殿大木结构。明间八架梁带前后廊,心间采用“抬梁+插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前后廊采用穿斗式双步穿带双步夹底结构。复原结构如图 16。次间边贴采用穿斗式结构,十三檩,五柱落地用中柱,前后廊穿斗式双步穿带双步夹底结构。后檐无挑檐檩,桷板B17直接搁在后檐墙上。结构复原如图 17。②文昌殿大木结构。明间采用减柱法减去前檐步柱,前檐柱与后檐步柱间用六架梁,采用“插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后廊采用穿斗式双步穿带双步夹底结构。复原结构如图 16。次间边贴采用穿斗式结构,十檩,四柱落地用步柱,前后廊穿斗式双步穿带双步夹底结构。前檐无挑檐檩,桷板直接搁在前檐墙上。结构复原如图 17。
(3)建筑外观。建筑外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审美情趣的影响。就川渝地区而言,由于明末清初战乱后人口锐减,清政府极力倡导和鼓励向巴蜀移民B18。 大量的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当地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复苏,还带来了移民原住地的文化和民俗,并与当地文化产生碰撞和融合,建筑也不例外受到影响。以巫山为核心的三峡地区由于其移民大多来自湖广和岭南地区,因此,也受到这些地区建筑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前述分析的五座宫观建筑特征中得到印证。所以,在复原文峰观建筑外观时,借鉴其外观形态,采用空斗砖将整个宫观围合,并与木结构间留出通风间隙; 人字硬山屋顶,后殿猫拱背封火墙,两山墙做墀头; 正脊用鱼吻、脊刹B19。按此将文峰观外观复原如图 18、图 19。
5 结 语
通过文峰观建筑遗址的勘察、测量和对三峡地区现存典型宫观建筑的分析,进行了文峰观元天祖师殿和文昌殿复原,归纳起来其具有如下显著特征:(1)由于受三峡地区地型地貌和经济原因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建筑总规模或是单体建筑,其规模均显狭小。(2)“抬梁+插梁+穿斗”混合式结构构成建筑结构的主体。特别是插梁式结构,它是北方抬梁式结构和西南穿斗式结构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可以说是对传统木结构形式的改良和发展,就建筑技术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3)屋面提栈较为陡峭,适宜于三峡地区多雨,特别是暴雨的气候特征。(4)整个建筑用空斗式砖墙包裹,墙上开门洞通行,极少使用木质围护结构,且墙体与木结构间留有间隙,不包裹木柱,也是因为三峡地区气候潮湿而采取的通风措施,以防止木结构发霉和腐烂。(5)硬山式人字屋顶,小青瓦干槎屋面,屋面正脊略向下弧、猫拱背封火墙、山墙做墀头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岭南建筑的影子。(6)檐口出檐与川渝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前后檐砖墙上的檐口不用挑檐檩,桷板直接搁在砖墙之上。没有砖墙的檐口出檐的挑檐枋不用撑弓,而川渝其他地区的挑檐枋一般都会使用撑弓。(7)室内全部为彻上露明造,不用平棊或平闇。
- [1] 连山.巫山县志[M].光绪十九年木刻本.
- [2]陈日飙.大昌古镇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 [3]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三峡湖北库区传统建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4]沈云骏修,刘玉森纂.归州志[M].光绪八年木刻本.
- [5]陆游.入蜀记 [M]//集成初编丛书.入蜀记及其他二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 [6]余思训.归州志[M].同治五年木刻本.
- [7]李诫.营造法式:第一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 [8]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 [9]姚承祖,张至刚.营造法原[M].刘敦桢,校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 [10]2。 ⑦ 插梁式结构是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木结构形式。与北方抬梁结构相比较,梁不是置于柱头之上,而是以榫头的形式插入柱身,梁上再立童柱,童柱上再插梁,层层向上形成屋架。与南方的穿斗结构相比较,插入柱身的不是扁平的枋,而是圆形为梁。这种结构形式其实就是界于抬梁式与穿斗式之间的第三种结构形式。 ⑧ 封火墙檐弧线形如猫拱起的背,故称猫拱背,又称拉弓式。 ⑨ 典型的穿斗式结构是纵向每根柱落地,而横向用若干道穿枋连结各柱形成排架结构,一般是不使用童柱。 ⑩ 即没有按照《工程做法则例》或《营造法原》规则营造。 B11 以木结构轴线距离计算,不包据围护墙体轴线距木结构轴线距离。下同。 B12 将相邻两檩之高差自下而上逐层增加,使屋面斜坡形成曲面的方法,称为提栈。 B13 前檐进深=前檐廊深1.8米+前间深2.4米=4.2米。 B14 相邻两檩之水平距离谓之界,界的宽度称为界深。界可以作为计算进深的单体,房屋的进深由界为多少及宽度决定。侯洪德,侯肖琪.图解〈营造法原〉做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B15 界深与相邻两檩高差之比例,称为算。如界深为0.9米,两檩之高差(界高)为0.45米,即称该界提栈为五算。侯洪德,侯肖琪.图解〈营造法原〉做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B16 前檐进深=前檐廊深1.8米+前间深2.6÷2米=3.1米。 B17 桷板,四川地区对屋面椽子的称呼。 B18 据《巫山县志》载:“康熙十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人入籍。”康熙“廿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时川省民少而多荒地,凡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四十年以四川东川府僻处极边,免其编审。”“自康熙五十年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以士食旧德、农服先畴,休养生息、浸炽漫昌况乎。”
- [1]卷八.户口志“嘉庆元年(1796)以后,(巫山)全县23972户,84563人。”“光绪十八年(1892),全县51101户,196853人。”巫山县志编委会.巫山县志[M].成都: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