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朝鲜族聚居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普遍推广,使得乡村人口大规模外流,致使昔日以水稻种植为中心,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以“契”为纽带的朝鲜族传统村落社会共同体日趋瓦解。再加上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推出的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乡村保护与振兴方面的政策,改变了朝鲜族聚居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鲜族传统村落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在推进传统村落转型发展过程中,“建设性破坏”问题在所难免,村落空间格局的显著改变、整体风貌特色的破坏,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纽带日益松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等等。所有这些都事关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构建和优化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具体策略如下。
4.1 延续村落传统空间格局
传统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持续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其外在表现就是村落的空间肌理。在地理位置上,图们市与朝鲜咸镜道隔图们江相望,因此朝鲜族传统村落深受朝鲜咸镜道移民文化的影响,在村落空间格局上通常与“咸镜道式村落”格局相类似。所谓“咸镜道式村落”,通常是指遵循背靠山体、周边溪水环绕、村落前方望着稻田这类格局的朝鲜族村落[6]。朝鲜族传统村落的选址、道路形态、等级划分和建筑空间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是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之道、趋向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环境理念的重要物化形式,更是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的物质载体。在对传统文化空间重构过程中,应该延续和完善这种独特的肌理效果,并结合当地不同位置的朝鲜族传统村落所处的地理环境,在村落居民的生活形态及精神需求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创新,延续传统空间格局的同时满足人们的行为习惯及生活需求。
4.2 传统建筑的迁建和聚合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目前我国主要有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平移保护、易地保护等方式[7]。前文提到,图们市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当中的传统朝鲜族民居建筑数量在急剧较少,经统计,目前仅剩7座。其中水南村3座,白龙村1座,石建村3座。绝大多数已经废弃闲置,且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相对集中的传统建筑风貌区域。可考虑对这些传统建筑进行迁建和聚合,秉持传统建筑“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型保护和再利用,将其从传统意义上的居住生活性空间向生产性、文化性空间转化,即转化为朝鲜族生产性传统技艺类(包括朝鲜族打糕技艺、狗肉制作技艺、米肠制作技艺、稻草编织技艺和泡菜制作以及传统民居建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传承和展示、体验与消费场所。在传统民居建筑迁建和功能置换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人、地、物的整体关联性,使其能相对独立地运行下去,充分发挥其物质空间在朝鲜族文化传承中的功能和作用。再结合村落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文化广场)的科学合理布局,使传统民居建筑得以再生,推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对于迁建的传统民居建筑,还可以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的现实要求,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行符合实际的民宿化改造,调整内部空间格局,形成住—观—品—购四位一体的朝鲜族民族文化传承和体验空间。既为游玩的人提供了具民族民俗特色的民宿和特色美食,让外面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朝族文化,又有利于村民增加收入,改变其对传统民居的看法,增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歌舞类是其大宗,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朝鲜族普遍擅长歌舞,在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前文分析可知,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通常依赖于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场所、空旷平地或者较大的院落空间。但在当今乡村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条件下,由于朝鲜族传统村落居民的大规模外流,空巢化问题日益严重,致使传统村落居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削弱,也造成村落当中文化活动的开展由原本意义上的村民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演变成各级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在这种背景下,结合传统村落社会转型对村落空间功能完善的需求,需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应的文化广场、观演场所、娱乐场所等公共空间,以满足村落居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传承朝鲜族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对于朝鲜族传统村落而言,更好地适应现代需要是解决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矛盾关系的根本所在。朝鲜族传统村落中通过场所植入方式,来达到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的目的。在植入这些场所时要充分关照和主动适应村落的文态环境,即符合朝鲜族传统村落的民族特色,而不是随意找个位置,补足其村落功能上缺失(图 12)。笔者认为对朝鲜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应满足如下几点:①契合村落传统风貌特色; ②多方搜集资料,尊重村民意愿,尤其是应多了解相关民俗或技艺传承人的想法和要求; ③场所植入的位置,应结合村民、游客的流线进行合理推断,同时尽可能降低其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4.4 非遗文化空间氛围的营造
为什么当我们置身于民俗场景中才会感到乡民艺术的展演特别有味?因为乡民艺术本来就离不开现场,其意义的生成和表达都离不开实际生活[8]。朝鲜族传统村落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并通过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呈现出来。村落建筑环境承载着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对承载其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相应的有着反馈、制约作用,两者是一种类似生态学共生的关系。因此,在营造朝鲜族非遗文化空间的过程中,需要将反映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元素通过抽象设计及符号提取的方式融入文化空间之中,从而使有形的村落物质环境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成为一体,创造新的传统环境与生活空间,让文化空间具有某种直观的特征并折射出空间承载的文化氛围(图 13),从而达到延续朝鲜族历史文化记忆,唤醒乡愁,激发社会大众保护和传承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