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天井空间
皖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以天井空间为核心来展开。天井空间作为过渡空间,承载着采光通风、收集雨水和排水的功能; 在精神内涵上,天井空间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载体,以及家族精神和情感核心[6]70。在近代舶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传统建筑中的天井空间主动吸收了西式住宅利用玻璃天窗来满足采光及遮挡雨水的要求,此外还借鉴了在住宅中利用露台来增加与自然交流的做法,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传统天井之上多为单坡斜屋面,便于汇集雨水,地下有蓄水池用以排水,主要朝向厅堂,保证活动最频繁的交往空间有良好的采光。但是近代部分民居受舶来建筑文化的影响,模仿西式府邸,内部空间功能改变,不再保留天井排水蓄水的功能,以便保持室内干燥,同时进口的新型玻璃材料又能够保证采光。因此便有用西式几何形天窗代替传统天井的做法,如婺源庆源村詹励吾母宅和黄山区知还山庄,具体做法是在天井上加建玻璃顶,利用玻璃的透光性保证建筑的采光,兼具防雨的功效(图1)。
黟县南屏小洋楼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式府邸,将天井空间改建成屋顶亭台,亭台占地约10平方米,并在四周安装了栏杆。改造不仅拓展了建筑空间,还增加了立面层次感,丰富了建筑造型。登高亭台可凭栏远眺,村落风光尽收眼底。与此类似的还有旌德江村黯然别墅,将建筑入口处的天井屋顶封闭,并在二层设置观景露台。
皖南传统民居对外呈封闭性,立面开窗少,主要为实墙,传统天井仅满足对内的采光通风、排水蓄水的要求。而改造后的天井,增加了对外的观景功能,增进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交流,体现出舶来文化影响下住宅对外封闭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图1)。
2.交通空间
(1)外廊式。皖南传统建筑以天井为核心组织空间,布局封闭内敛[7]。受舶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的廊道。按照廊道的位置又分为外廊式与内廊式。廊道联系使空间组织紧密、交通便捷,空间布局伸展自由。
早期外廊式建筑伴随殖民统治出现在沿江通商口岸,这种空间布局模式基本上是西方列强在东南亚各殖民国家的一种复制[8]。为适应皖南当地湿润且冬季寒冷的气候,调整为三面廊、双面廊、单面廊及局部设廊的样式,其中单面廊为数较多,多分布在建筑的南向,使建筑获得了更好的采光。建筑入口多分布在外廊处,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由外廊过渡,呈现出较传统建筑更为开放的空间形态。黄山区耿城镇沟村谭芝屏在武汉经商发迹后,回乡建造了别墅知还山庄。于民国9年动工,主楼为西班牙式建筑,上下两层单面外廊,坐北朝南,还建有花园、庭院、水池等[9]10。泾县厚岸崇义堂,建于清末民初,二层外廊朝向内院,木结构支撑,木柱顶端雀替舍弃复杂的雕刻装饰,简化为曲线造型,不加雕刻(图2)。
(2)内廊式。西式建筑的廊道形式在皖南传统建筑中演化成了宅邸内部的回马廊[10]69-70,回马廊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交通形式,一方面优化了建筑的交通组织,同时也打开了建筑外部较强的封闭空间,其典型特征是回廊的应用,回廊通常布局在传统建筑的二层,围绕天井三面围合或是四面围合,作为天井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具有观景休憩及交通联系的功能。近代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皖南建筑有许多使用回马廊的案例。例如,泾县厚岸某民居,围绕天井三面设计回马廊,交通顺畅,便捷联系各个房间。旌德江村笃修堂始建于明代,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大部分被毁,后民国重建时特意在二楼加设“回马廊”,可见此时期对于该空间的追求(图3)。
图3 回马廊(3)楼梯。西式建筑中常以楼梯上下联系交通、组织空间,置于空间中心部位,不仅节约交通面积,同上便于紧密联系各功能空间。其他空间围绕楼梯展开,布局因此更加集中紧凑。
皖南地区由于居住方式由明代的“楼居”变为清代的“地居”,一层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二层仅为家中女眷使用,因而传统建筑中楼梯通常占据很小的空间,多设置在次要、隐蔽的位置,如天井两侧,或厅堂太师壁后侧,如黟县南屏村敦睦堂。但随着受舶来建筑文化和居住习惯的影响,楼梯开始逐渐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且作为住宅的核心部分,功能空间围绕其展开。例如建于民国时期的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和黄山区知还山庄,均将楼梯从偏僻位置移至宅第中心,最大程度缩短垂直交通距离,更加便捷地联系各个空间,凸显出对楼梯的重视程度(
图4)。
3.附属空间
西式建筑较皖南传统建筑更追求功能,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且更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交流,注重外部环境,因而设置阳台以满足这些需求[8]。而皖南传统建筑由于受到文化、伦理、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封闭,立面上开窗也较少。
西式建筑中阳台空间的引入,使得建筑的空间体量变得丰富,形体也相应产生变化。黄山区知还山庄主立面两侧对称且设有凸出的多边形阳台,四周围有椭圆镂空图案的阳台栏板。歙县三阳村洪雪飞故居,由其伯父建造于清末民初,洪家在杭州和上海专营茶叶生意,发迹后回乡建造宅第。故居主屋坐西朝东,大门朝东南向,临街面二层设有阳台和通透隔扇,可凭栏欣赏外部景观(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