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GJ160216); 2021年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婉炯(1974-),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吴晓利(1966-),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E-mail:3189711346@qq.com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Xi'an 710055, China)
featured column; the era of convergence media; development dilemma; academic services
DOI: 10.15986/j.1008-7192.2021.01.013
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冲击涉及了传统行业的每一个工作层面,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在融媒体技术融合的大潮下面临复杂、高难度的挑战和要求。作为高校学报的从业者,必须科学认识融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特色栏目建设的方向、探索提升栏目学术影响力的有效策略,更好地发挥学报服务学科理念传播、促进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科队伍建设水平,同时提升学报影响力。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最早提出“融媒体”理念,指将计算机、印刷出版、广播电影这三个领域交叉融合[1]65。蔡雯[2]在 2006 年引入“媒体融合”,强调媒体融合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当前,媒体融合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以出版传媒业受此类技术的影响和冲击为显著,多样的媒体传播形式使高校学报的生存环境具有多维体现,相比传统期刊建设时期面临着更多的变数和发展机遇。
首先,国家对新兴出版的认可激发学报传播形式的拓展。2015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 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3],提出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进一步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还对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关系做了明确,指出新兴出版要“以传统出版为根基实现并行并重”。其次,期刊评价导向将促进学报对优质稿源的吸引。2020年发布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将评价重点落在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这些导向性文件标志着“以刊评文”的现象必然会有所改善,使论文的学术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作为根本关注点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4-5]。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与学术期刊的合作已经发展成熟并呈现多样性,特别是由专业公司管理维护的学术数据网站(如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合作了大部分的学术期刊。作为合作的高校学报在出刊后提交数据资料,读者就可以通过数据平台查询到学报刊发的学术论文,进行浏览、下载,但这种检索关键信息获得结果的方式会打断读者与期刊本身的联系,检索者一般难以关注到期刊栏目的整体编排或主题策划的效果,势必使期刊的整体传播效力难以显示,对强化期刊影响力起消极作用。
多渠道的信息获得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模式使人们关注问题的敏感点与传统习惯发生了改变。标题新颖、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新闻推送可以迅速引起大众关注,而学术研究文章则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深入思考。目前许多高校学报的微信公众号都在按期推送学术论文,但是要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关注进而去深入了解论文的学术思想,就要求推送平台有足够吸引学术研究者的特色和运作方式,而只凭学报微信公众号简单的上传论文,是难以吸引快速阅读中读者的关注的,不能达到有效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融合的全盛时期,传统学科独立发展的模式早已被打破,多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跨专业联合发展是当前诸多学科专业深化的趋势和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构建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促进学科文化融合的重要措施,高校学报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必须对此职能有所体现。一篇学术论文可能体现多个相关的学科协同合作的成果,或是可能涉及多个学科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此类学科融合趋势对学术期刊的交叉专业传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更多角度、更多方位的对此类文章重点推送。同时社会的学术观念深入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要求期刊能够走在科技喉舌的前列,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引领学术思潮和技术实践的实现。
2002年,教育部发布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为高校学报改革提供了三种思路:第一,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 第二,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 第三,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鉴于前两种发展思路对高校学报有相当强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背景要求,建设和发展高校学报特色栏目针对性强、可实施性高,被认为是助力学报发展的有效努力方向。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指出:“作为反映学报水平的重要标志,名栏建设要注意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加强针对性、体现高品位、坚持可持续发展。”[6]教育部先后出台建设高校社科学报“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的实施方案,全国高校学报学会也评选了“优秀特色栏目”,鼓励和引导高校学报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栏目,获得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许多高校学报着手响应,开展特色栏目的建设和研究。全国先后共有65家期刊入选了名栏工程[7-9]。从被评为名栏的刊物发展来看,特色栏目建设确实推动了所在刊物质量的提升(表1、表2)。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拥有名栏的刊物都发展成了学术期刊中影响力较高的刊物,本身非高端期刊而特色栏目占优势的期刊经过发展会相对比较迅速地进入高端期刊,比例达到了54%以上,尤其进入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要览的数量达到了78.9%,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这从实践角度印证了特色栏目建设发展助力学报的效果显著。
特色栏目建设的研究主要针对两大类:一类是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进行思考,探讨特色办刊与综合期刊的结合点。如欧翠珍[10]指出特色栏目是高校学报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创新性和知名度的栏目,其刊载文章的转载率较高,影响力较强,是高校学报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张玥等[11]指出高校学报影响力低下的主要表现,提出内外兼修创办更具影响力高校学报的措施等观点; 覃华巧[12]强调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以提高高校软实力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乌丽娜[13]提出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内在含义应是成为大学一流学科的品牌代言人,为一流学科提供展示的窗口。另一类则是一些高校学报针对自身建设进行的思考。针对自家学报具体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思路和做法,提出高校学报应确立自己的发展模式,设法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就学报自身如何发展进行论述等[14]。已有研究的共识是应将特色栏目建成体现学报办刊宗旨和传播特色的窗口,同时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拓展传播平台、满足高校知识生产和教育社会化的需要,这些理论为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思路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可以看到,多年来特色栏目在学报影响力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助推了特色学科的发展,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
特色栏目建设的开展已近20年,在埋头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去研究和反思。当前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发展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和全面化,相对其他专业期刊在融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做出的革新和改变,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对学报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否体现高校的学术引领和学科支撑,与融媒体时代的技术融合是否到位,以及还可以做哪些更深入的探索。这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体现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的真实发展助力,研究选取某省属高校已建刊20年的综合性非核心期刊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从基础数据的变化分析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发展的影响,寻求最真实反映栏目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剖析制约学报学术发展和传播的因素,寻找学术交流与传播发展深层次融合的途径。
根据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评价系统数据资料,分析《学报》期刊影响力变化与特色栏目建设状况。从对期刊影响力科学评价的客观数据,分析获得特色栏目建设对期刊影响力发展的直接表现。以2011-2018年《学报》的发文量为统计基础,获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相关数据; 统计要素包括《学报》的学科分布结构、稿件质量、作者分析等数据。
学科分布结构统计刊发文章在各学科分布的情况,按学科发文数量降序排列。稿件质量是对发表文章的基金论文数量、学术不端文献数量,并按学科分别统计。作者分析是指 CNKI学者库中收录作者,对同名作者进行区别,并统计刊发文章的作者在本刊及其他期刊发表文献的情况,未区分是否为第一作者,只要是署名作者都在统计范围。数据统计时间为2020年6月8日。
根据《学报》2011-2018年各学科与作为特色栏目建设的建筑学科发文量比较,反映出《学报》刊文的学科方向。2014年开始建筑科学与文化类稿件就居于首位,2011-2018年平均占比22.38%,2014-2018年提高至24.2%; 经济与管理类稿件从2011年占发文量的13.5%到2018年提高为占比23.6%,跃居发文量第二,2011-2018年平均占比17.5%; 文学类稿件发文量明显逐年降低,从2011年占比24%,到2015年开始基本在10%左右,2011-2018年平均占比为15.2%(图1)。
从建筑学科发文量占比与《学报》传播影响力数据变化比较看出,建筑文化栏目的发文量保持在较高占比,2014-2016年有明显增量,而期刊传播影响力的关键指数——WEB即年下载率从2015年开始有了明显增长,2018年的WEB即年下载率数据相比2011年增加了近乎2倍(图2、图3)。
图3反映了2011-2018年《学报》期刊影响力变化,可以看到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从2014年的0.21提高到2018年的0.38。另外,《学报》的期刊复合总被引指数也由2012年的319增长到了493。可见建筑专业类文章占比的提高使《学报》的栏目特色非常鲜明,期刊办刊趋向反映出建筑学科的学术发展导向,受读者关注度提高并稳定增长,期刊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学报》发文作者以高校教师和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对“建筑文化”栏目2015-2018年的刊文统计发现,在81篇刊发文章中,具有国家级社科项目支撑的有14项,获省部级项目支撑的有2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支撑占比为50.6%,显示出栏目刊发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时效性。2008-2018年的十年间,《学报》作者群已经从本省稿源占近75%发展到外省稿源占到多数(图4)。但是从高被引频次的本校作者人数统计数据中也明显看到,高被引频次的本校作者从2006年的80%降低到了2018年的15%(表3)。本校作者在期刊影响力建设中的力量在减弱,而大学相关专业学院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一流的专家和学者,开办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多年来完成了许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这些研究在“建筑文化”栏目中体现不足。可见在《学报》影响力提升、特色栏目作者群拓展的过程中,高被引作者的增势与支撑期刊栏目的学科专业发展并不一致,尤其表现在本校作者群的力量减弱趋势明显。
学报影响因子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与期刊刊文涉及的学科分布、强弱及稿件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关。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转向生命科学、信息智能技术及其相关学科,此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增多,文献相互引用数量亦迅速增高,导致涉及此类学科研究的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高。相比较而言,对于已趋成熟的建筑学科领域来说,其论文的影响因子较难获得明显地提高。此外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文章引文数量不高也使社科类论文影响因子受到影响。因此,在横向比较学报的影响因子时,学科涉及领域的影响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势必要推广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评价分级,才能科学地反映出期刊的学术水平。
“一校一刊”甚至“一校多刊”使相当多的高校社科学报面临同质化的结构布局危机,特别是1999年学报大幅度扩容以来,学报的发展起点、依托条件以及发展基础差异较大,除了少数名校学报因为本身具有雄厚的学术积淀做出了品牌效应,成为了专业学术领域的领头羊,可以和专业学术期刊抗衡之外,大部分高校综合学报特色栏目的生存空间是被挤压的。相比专业学术期刊,大多学报的传统经营模式痕迹还比较明显,灵活性、及时性还处于滞后状态,融媒体技术的运用也难以与更新迅速的专业期刊相比。同质化的结构布局危机,使大部分高校学报仍然在近似的发展水平线上作有限地竞争,难以获得突破[15]。
稿件的学术水平是期刊的生命线,是扩大学报影响和提高刊物地位的关键。重发表刊物级别、轻论文质量的论文评价机制干扰了《学报》对优秀作者的吸引。以“建筑文化”作为特色栏目,出发点是考虑依托大学建筑学学科专业的优势,栏目设置以来,一度在优秀的校内作者支持下刊发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章,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良好的口碑,初步扩大了影响。但是在栏目还没有积累起足够深厚的学术底蕴时,各种考评标准相继对不同级别的刊物划分了不同的考核计分,作为普通期刊中的“建筑文化”栏目对高质量稿件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以致大学的一级学科对栏目的支持不能体现。依靠校外作者投稿,一方面稿件数量和质量的随机比率偏大,另一方面对外部投稿的过高依赖也不利于特色栏目影响力提升,甚至易于导致特色栏目弱化。
作者群体客观反映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据近8年的数据统计,《学报》第一作者身份为硕士生的占到28.77%,有正高职称的仅占到11.67%,2018年正高职称为第一作者的数量仅为2012年的1/3。作者群学术水平不稳定直接影响《学报》的论文质量,使期刊学术水平稳定性不易保证。此外,《学报》对作者的培育难以持续化也影响着作者群的优化节奏。不少研究生或初、中级职称阶段的投稿作者到后期逐渐成长为优质稿源作者后,其稿件不得不转而投向级别更高的期刊,使提升作者整体水平的计划难以实施。
学报要成为传播学术影响力的平台,编辑应发挥重要的学术融合作用。高质量的编校不仅限于稿件本身,而是要从形式和规范上使学报刊发的文章更具有学术性、交流性,使其摘要、关键词等刊发要素具有较好的显示度。特别是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当前,编辑人员必须采取专业编辑手段,合理增加刊发稿件显示度,同时还要起到媒介作用,使稿件不仅在各类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出来,还能有效地受到学术群体的关注。目前在这些方面学报编辑潜力发挥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技术和融合水平。因此转变编辑工作思维方式,进行角色转型,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和多学科交叉对稿件质量的综合要求等因素,成为编辑力发挥的关键。
学报的传播方式影响刊发稿件的传播效率,如刊物的刊期、出版日期、刊物的规模、刊物的类别(如综合性、专业性等)、刊物的发行情况、刊物的读者群情况等。虽然大数据和融媒体技术的介入,使这些因素的影响弱化,但对大多数的学报来说,这些融媒体技术还处于和期刊浅层次的融合。譬如使用网页推送刊物,虽然获得了不低的点击率和关注,但仍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重点和推广引导性较弱,使读者获得学术信息的便捷程度不高,针对性较弱,作者和读者的参与度低,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够,并不能有效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难以宣传栏目的优势和刊发稿件的学术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报》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受限除了学科评价导向等大环境的因素外,从期刊自身的角度来看,学术吸引力不足、融媒体技术渗透居于表层、没能形成学术融合环境是导致作者群不稳定、稿件资源受限的重要原因。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既包括内在的学术内容的引领力、创新力,也包括外在的学术组织力和号召力,还包括新媒体上学术的传播力和关注力。传统期刊运行模式不适应当前融媒体时代特色栏目生存发展的要求,作为大学学报,应充分挖掘特色学科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利用融媒体技术,将学科发展、学术服务和编辑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学术拓展的新模式,打开特色栏目发展的新路径。
学术期刊具有学术影响力是因为它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影响民生发展、政府决策和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它从学术专业的角度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因而只有强化大学特色学科的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使其形成专业品牌,形成口碑,才能有条件通过各种学术平台展开宣传和推广。所以说高校的特色学科是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根源,要强化特色学科的品牌效应,必须从高校管理层面全面加强对特色学科的培育,给予有利的学术研究开展条件和环境,鼓励专业院系对学报特色栏目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还应创立大学的一流学科专家与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协作机制,为学报和专业院系有力协作提供支持,真正为学报栏目提供有效的支撑。
作为学术出版机构,学报应积极面对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学术出版的冲击做出变革,实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实践。从传播手段来说,应提升使用数字化设备的程度,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介入对数字化出版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尝试,突出学术期刊的栏目特色; 从技术层面来说,要通过加强编辑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培训,熟练使用数字化信息工具进行相关出版信息的筛选和归纳分析,进而能够运用融媒体技术辅助开展信息公布、选题策划; 还可以使用文档处理、信息检索等信息化工具,辅助进行投稿的择选、编辑、校对、加工等工作,使融媒体技术融入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特色栏目专业性的凸显需要编辑传播学的推广手段,这一渠道是否畅通是要靠编辑去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实施的[17]。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纽带,学报编辑要发挥更为多元的作用。一方面,利用融媒体技术和工具,主动联系本校甚至外校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关注他们的研究内容,结合学报的栏目建设探讨栏目发展的定位,及时获得学科研究趋势、方向的信息,对学报栏目建设、稿件导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栏目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认知和辨别能力,及时为读者提供感兴趣的学术文章、研究信息,适时推介栏目建设方向,做读者的良师、作者的益友。此外,还可以召集专家和读者关注刊物,就热点问题以各种融媒体模式展开讨论,发挥点燃星火、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术出版从服务于单一领域向多方位、全领域发展转变,同时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研究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导致研究者对学术信息的需求也呈现着全方位、多角度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追踪学术课题研究时,应利用多样性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对学科研究进展深入了解,不仅要关注单一学科的发展,还应了解相关交叉学科在交互研究的可行性,这样势必能提高栏目的学术前沿性和指导性[16]。
特色栏目依托大学优势学科和历史传统,应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将专家、大师的影响面从本校学生扩大到学报的所有读者,进行特色栏目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宣传普及。作为大学管理层面,应从学术研究和工作量认定方面加以政策引导,制定促进学科和特色栏目建设的深度融合机制,使专家学者对学报栏目的成果转化得到认可,将特色栏目的发展和大学学科建设努力形成合力。
学报应积极参与大学重点学科的学术科技创新、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报的作者群、读者群等受众身份多样、地缘广泛的优势,扩大学术活动的影响。如可结合学术评价系统,对刊发论文的校内外作者的优秀社科研究成果的反响、政策采用率等进行汇总,并辅以相关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调查,定期将调研数据和专题研究成果编制汇总成简报,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这样在服务地方建设的同时,也是对大学学科优势的展示和促进。
作为学术交流平台,互动和交流是达成联系的关键,互动交流和学术服务也是打开网络数据一端的作者、审稿专家、期刊编辑之间屏障的钥匙。融媒体时代的高效化、多样化、受众自主化等特点给了使用者高度的自由选择可能。在此状态下,期刊栏目的学术服务必然要针对使用者的需求,转变思维,以能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服务为前提开展工作。应积极寻求发挥学报编委会专家作用、建设学报作者队伍的方式,让专家资源优势得以有效利用; 栏目编辑定期收集已刊发稿件的相关学术指标,适时在网站上公开,既是对学术研究内容的推广宣传,也是对优秀作者的精神鼓励; 与作者群沟通,寻找可深入的研究方向,随时掌握栏目的学科关注方向并及时调整; 加快学术理论成果与社会建设实践的转化; 在期刊评价方法上,通过融媒体技术获得更多样的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帮助不同层面的读者更精准地了解学报的学术内涵和学术层次,定位自己的需求; 结合高校特殊的学术环境建立学术服务的模式。
相比专业科技论文网站,学报网站的服务功能要在“精”“细”上下功夫,贴近年轻研究者的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17]。建立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学术服务通道,提供学生学术研究的快捷通道,使他们有机会更快速地抓住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和深入思考的落脚点,同时也真正体现“人性化”学术关怀,从而吸引这些年轻的学者成为学报的稳定关注者。例如对科技论文写作的共性问题,编辑部可针对在稿件审稿、编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定期开办讲座,提供相关指导。同时对作者、读者的需求及时反馈,优化完善学报网站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吸引读者关注学报网站内容,使他们和学报的编辑老师“亲近”起来,交流愈来愈顺畅,学报的学术服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学报拥有其他期刊同行所没有的优势和背景支持,只有有效利用融媒体技术和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大潮中求新求变的需求,建立全方位的特色栏目学术服务体系,才能使高校学报真正能够成为学科专业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交流的纽带,才能更深入地为学术科研服务,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促使科研理论研究快速转化为社会效益助力。同时也将使高校学报的建设和发展融入大学建设、社会进步的整体洪流中,最终达成提高学术出版质量、提升学报影响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