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泉州城四个阶段的城市范围各不相同,期间有子城、罗城、衙城三重城池,其中罗城为唐代兴建,五代时历经三次拓筑。理清各个时期的城垣、城门位置,是复原各个时期泉州城空间格局的关键。关于子城和衙城位置,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关于各时期罗城位置,目前尚存争议。因此,有必要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历史卫片,系统考证各时期的城墙、城门位置,并复原主要街道和关键要素。
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子城位置较为清楚。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四“城池”记载了子城形制:“子城……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14]1922年的《泉州市图》上明确标有子城四门的位置,行春门(东门)位于东街门楼巷口附近,肃清门(西门)位于西街井亭巷口附近,崇阳门(南门)位于中山路承天巷口附近,泉山门(北门)位于中山北路孝悌巷口附近。道光《晋江县志》详细记录了道光九年(1829年)子城城壕的具体线位,从侧面提供了城墙的位置信息[15]117,与陈允敦的实地考察成果基本一致。综合以上文献记载和考察成果,可知子城城垣在“广平仓-米仓巷-泉山门遗址-土窟-崇阳门遗址-谢厝池南端-行春门遗址-广平仓”一线。
关于衙城的位置,万历《泉州府志》卷四“城池”记载:“衙城……宋淳祐中旧址尚存,至洪武元年始废为卫”,表明衙城范围即明代泉州卫和清代提督署范围; 东至今县后街一线,南至影剧院东西一线,西、北至子城城垣,周长约1 900米,与“周三里百六十步(合今1 984米)”的规模基本一致。衙城所处位置在唐代为州治,宋元沿袭,明代改为泉州卫。州治前有“双门”“应门”二门,正对崇阳门内的大道。其中双门为州治正门,又称“双阙”。《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二载明代史继偕《重修谯楼记》称,“谯楼(双门)相传为唐末王审知所建,前辟双阙,下累石如城”[16]265,但清道光《晋江县志》考证认为双门始于唐代。宋代时双门上有测漏所,为郡城之谯楼。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谯楼并悬匾“威远”,因此又称“威远楼”。应门为州治第二门,在双门之北约90步(144米)。史继偕《重修谯楼记》称:“(双门)稍北九十步为应门。应门者,第二门也。”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原处于唐代双门处的威远楼被烧毁,新建的威远楼移至应门处。此后历经重修,1966年的卫片上还能清晰看到威远楼——即历史上“应门”——的位置,在中山北路镇抚司巷口南。今威远楼为1989年重建,现址相比明代旧址偏北100米,相比宋元旧址偏北244米。
关于罗城位置,庄为玑、陈允敦和杨清江分别在1969、1978年和1996年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探访,发现了5处城垣或城壕遗存:(1)在附近的曾厝池南沿发现石砌的残留墙基,且走访得知泉州一中前的古城垣中曾经出土宋代瓷片,表明宋代的城垣经过此处;(2)在义成门发现南宋修城砖,表明南宋城垣经过此处[1];(3)1978年忠义巷南端的原橡胶厂工地上曾发现过古城垣,城砖铭文为“嘉定三年修城砖”,表明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的城垣经过此处;(4)西起原腐殖酸厂,东至朝天门,有长约里许的一段城垣;(5)在兵马司桥北发现水关和石砌壕岸遗存[4]。此外,陈允敦结合地形、地貌、地名、桥梁位置和水系特征,认为通淮门至临漳门一线、二郎巷至忠义巷一线和爱国路一线的河道遗存为城壕遗迹,推测河道内侧曾为城垣[6]。关于唐代西垣和西门的遗迹,考察成果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陈允敦认为甘棠巷一线的河道为唐代西壕遗存,壕内即为唐代西垣,西门在甘棠巷口附近[4]; 庄景辉推测奉圣巷一线为唐代西垣,西门在奉圣巷口附近[9],但唐初奉圣巷一带尚未成陆,所以该结论成立的可能性不大。
1922年的《泉州市图》上绘制有清末泉州古城墙,以此为参考,在精确配准的1969年泉州卫星图上,可以识别出清末城墙的具体位置。将踏勘发现的城垣遗址与历史卫片上识别的城垣遗迹连缀、叠加,可以将清末泉州城分割为5个区域(图2)。与城墙建设相关的5座寺庙中,开元寺、元妙观、崇福寺旧址仍存,西禅寺在奉圣巷一带[4],宁寿寺旧址在仁风门西北附近[7]。根据5座寺庙的位置,结合王延彬拓城包西禅寺、留从效拓城包宁寿寺、陈弘进拓城包崇福寺的记载可知:(1)唐代罗城南垣在新门后街-金鱼巷-后城街一线,东垣在二郎巷-忠义巷-凤池巷一线,北垣在爱国路一线,在子城北部共用北墙,西垣在甘棠巷一线;(2)王延彬所扩罗城西垣沿今城西路,自龙山寺至元培中学一带,与唐代旧罗城相接;(3)留从效所扩罗城规模较大,沿今城北路-文胜巷-西护城河西侧-津淮街西侧,与旧罗城相接,子城不再与罗城共用北墙,被完全包入罗城之内;(4)陈洪进所筑罗城在文圣街东段-崇福路一线。
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现状城门遗存和调查发现的城门与吊桥遗迹,可知唐罗城与子城共用北门泉山门,在中山北路孝悌巷口附近; 南门为镇南门,在蓝桥(镇南桥)北; 东门为行春门,在东街二郎巷口偏西; 西门为素景门,在甘棠巷口附近。王延彬拓罗城后,西门移至明清义成门处,即今城西路与西街交叉口处。留从效扩展罗城后,新建朝天门,位置在今朝天门遗址处; 西扩仁风门至明清仁风门处,在今崇福路与西街交叉口一带; 南垣还有临漳、通津、通淮三门,形成了七门的格局。
城内的东西向道路可以追溯到唐代“仁风古道”,是建城之前连通此地与旧州城的山前大道。早期的白云庙(元妙观)和后来的开元寺均分布在古道两侧,商贾往来频繁。泉州建城后,古道成为东西大街。沿泉山门-崇阳门方向有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交于双门之前,形成“丁字型”的城市干道; 王延彬和留从效拓展罗城后,城市内的丁字街进一步向东、西延伸。根据上述考证成果,可以再现四个阶段的空间格局(图3)。
图2 泉州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墙遗迹与几处重要寺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