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汉王宫入口建筑和汉茂陵石刻廊房都是为展示汉代建筑风貌而设计的标志建筑。乐华汉王宫入口建筑是乐华城依托“汉之风云”剧目在山西太谷修建的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度假公园主入口,其后紧邻园区的大型室内演艺剧场,是进入游园的门户空间和室外展示舞台。为凸显主题公园的独特性和文化意义,建筑立象力求尽可能接近汉代建筑真实形象,展示汉代建筑风貌。汉茂陵石刻廊房设计则是对茂陵大型石刻②所在的霍去病墓园汉代风貌保护与展示空间的改造工程,具有衔接园区交通流线和保护、展示十六件国宝级大型石刻的多项功能,因此设计重在结合现代展陈功能的需要,构筑与汉代建筑风貌协调的现代石刻保护、展示场所。这两例风景建筑都是通过“图解”典型的视觉物体形象(如周围历史环境特征、出土文物、遗址遗迹等),选取恰当的文献资料“释文”,提取信息来“立象”,且通过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场所一起“尽意”。
2.1 “图解·释文”
“图解·释文”即对相关资料的理解与转译。“图解”是利用图形来解释或演算,“释文”则是对字头、词目、条目所作的全部说明[5]。所以两例风景建筑设计利用考古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已发掘的遗址遗迹等可视化图像信息,以及对文献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建筑语汇整理,完成建筑形象设计,营造汉风貌文化区的空间场所意境。
例如汉茂陵石刻廊房,由于原址位于霍去病墓园,通过整理文献发现《汉书·卫青霍去病传》[6]中有“冢象祁连山”的记载,所以在墓冢周围以线性展陈空间环绕组织廊道,而错落的屋顶轮廓与墓葬群配合,隐喻环绕咸阳塬上一座座帝王的墓冢,在打破了线性空间有可能带来的平铺直叙的同时,也做到设计中的“立象以尽意”(图1)。又如《汉书·高祖纪》中记载:“(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由此不难得出,汉代的王宫建筑多壮丽宏伟,因此乐华汉王宫入口风景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的城阙式楼阁建筑,并点缀阙楼,在拉长平面构图的同时,增强建筑群的层次感,显示出汉代建筑用小体量建筑塑造大空间的气势恢宏之感(图2)。
在建筑构件上,通过对汉代相关信息的图解、释文整理分析,得到部分构件的视觉形象(表2)。如两实例中的建筑屋顶,多位学者已经从出土的汉代明器等视觉信息材料中判定汉代建筑的屋面平缓、举折以平直为主,而《汉书·西都赋》有“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的记载,即说明汉代建筑的檐部反宇现象较为常见。所以,在乐华汉王宫入口建筑设计中,为尽量还原汉代建筑的形象,屋顶设计举折较小,且在翼角处,将屋顶中的各戗脊端头部分上反,形成“反宇”。而柱子的设计,根据已有研究成果[7]可知,柱的形式有方柱、圆柱、八角柱、朿竹柱和凹楞柱等,且在沂南东汉石墓中明确发现了方形柱础和圆形柱础。为适应短时人口骤增时的疏散要求,乐华汉王宫入口风景建筑采用圆柱,并配以覆盆的柱础。而汉茂陵石刻廊房设计则采用方柱,并简化柱础的处理,使得钢结构本身的构件——工字钢结构与建筑造型基本一致,节约了建筑装饰部分所需的造价。在斗拱的设计上,汉代建筑常用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的形式,所以两例的相关构件处理,也多以此为原型,根据建筑体量和建筑结构的需求进行再设计。
2.2 “营建”
建筑构件逻辑关系上,两例风景建筑都遵循木构架所特有的“台基—柱础、柱—铺作—梁架、平座—椽、望板、苫背—铺瓦”结构体系(图3)。但由于两例风景建筑的设计条件不同,在对汉代出土明器、画像砖及画像石等视觉信息图解,以及配合相关汉代史料、已有研究成果的释文过程中,两例设计在汉代建筑风貌的立象表达就产生了差异。作为布景舞台的乐华汉王宫入口建筑以还原场景为主,依据汉代宫室建筑形象,进行复原想象设计的再现; 而汉茂陵石刻廊房则是以象征隐喻为主,从汉代建筑形象中提炼建筑语汇并加以简化,扩大所需的展陈空间,添加展陈所需要的新功能,侧重于对整体陵区(霍去病墓园在汉茂陵陵区内)环境场所的汉风貌协调,用立汉之建筑形象,表达万里黄沙觅封侯之意。
图3 乐华汉王宫入口风景建筑结构逻辑体系(朱玉东绘)
其次,两个实例表现出的建筑格局截然不同。乐华汉王宫入口建筑由于是整个园区的入口标志,所以用城门楼作为原型,采用集中式的布局,既分隔内外,又承载园区的集散、休憩等功能,形成通面阔97.9米,通进深25.4米的建筑组群。其中,主殿为九开间三进深带前廊的二层楼阁式重檐庑殿建筑,两侧配殿则为三开间三进深重檐攒尖建筑,并用高台将主配殿相连,形成气势恢宏的大体量建筑群体(图4)。另作为室外舞台,为突显其层次感和纵深感,点缀布置阙楼,形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场景空间,更好地与室内剧场大空间立面遮挡的需求契合。而汉茂陵石刻廊房则是在原址上扩展拉长流线,用出土的汉明器坞堡建筑作为原形,以霍去病墓冢为主体,环四周设立展示空间,东西以两段线性廊道形成南北方向纵向带状展示空间,北边则为连续的廊道,作为墓园提供的休憩之所。南部则沿轴线在东西两侧各设一亭,作为序列的开端,形成展示场所对墓冢的围合环抱(图5),而开敞的展示柱廊所形成的柱列成为墓冢之上森林的延续空间,以柱象征树木之主干,大型石刻置于廊道之内,仿佛置于森林之间,也是对石刻最初发掘散落在墓冢之间的原始场景的回应[11](图6)。
图4 乐华汉王宫入口风景建筑正侧殿布局分析(朱玉东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