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21C0071); 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毛泽东人民共和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当代启示研究”(XDCX2020B047)
作者简介:蒋旭东(1994-),男,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mail:xtu2013190727@163.com
(School of Marxism,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istorical view of the masses; the masse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DOI: 10.15986/j.1008-7192.2023.03.004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1]坚持人民至上居于“六个必须坚持”首位,鲜明地标识了唯物史观的价值底色。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深情地感慨“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2]。中国共产党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立志实现人民群众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使命,在新时代丰富了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理论谱系。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研究已经积累起一定规模,从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围绕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当代意义等方面,为继续深入研究准备了学术资源。目前专著主要有许荣基、黄胜杰主编的《群众史观研究》,潘坤著《邓小平群众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博士论文有付文佳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及其经济体制基础研究》,另外与主题相关的硕博论文有30余篇。其余多为报纸宣传文章和期刊论文,此外还零星散布在各种著述中。聚焦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演进逻辑,才能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转变和作用发挥,有利于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群众史观的“群众”概念。群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概念,而是在根本上决定历史趋势的主体力量。张云飞[3]认为群众是以群体力量的形式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孙宜芳[4]、牟成文[5]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群众”的具体内涵,指的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数众多的群众(被剥削阶级)、真正的革命阶级(无产阶级)等内容。张文喜[6]、李彬彬等[7]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的“群众”概念主要指现代无产者,同时也指现代市民社会中的个体。在唯物史观中,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体。德国学者李博考察马克思主义术语汉译中的“群众”,指出群众概念“跟日语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从根本上说是‘本国的',它就是‘群众'。”[8]403陈培永[9]244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群众以一种先进的、革命的特质,改变了这个词汇的贬义色彩。马克思实现了群众概念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认识特定社会中的群众。因而,群众概念具有历史性、生成性、整体性和现实性。
(2)关于群众史观概念。群众史观有时也被称为人民史观或人民群众史观等。从群众史观概念的来龙去脉看,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提出过“群众史观”概念,而是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使用的新概念。群众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中的有关人、个人、群体、人民、群众的性质、本质、地位、作用、能动性和受动性等方面内容的集中表达和概括阐述”[10]。王水兴[11]认为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赋能,体现在新手段、新空间和新力量。杜向民等[12]215划分了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同时提出人民史观是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从社会历史观问题出发,指出“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3]。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相对立,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勾勒出群众史观形成发展的轨迹,展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过程。
(1)“三阶段论”。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群众观中国化进程从侧面反映了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发展阶段。谢美玉[14]归纳了三个阶段: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的群众观内容及其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越过了江泽民、胡锦涛对群众观的丰富发展。
(2)“四阶段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随着唯物史观形成发展的,郝贵生[15]结合马克思的思想变化和社会活动,归纳了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形成发展,从中学到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写作《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发表四个时期,初步展现了群众史观的形成脉络,基本归纳出群众史观的理论观点,但是《共产党宣言》之后的群众史观研究较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集中归纳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而是散见在评价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著作文本中。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决定力量。
(1)“三部分说”。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苏传芳[16]、孟庆仁[17]认为主要涉及承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辩证分析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的地位、科学对待个人的历史作用。陈连军[18]从宏观层面归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内涵: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赵金元[19]197-198认为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是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三是群众和领袖的关系。总体而言,群众史观内容的划分大同小异,但是都涉及到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实质问题。
(2)“四部分说”。郝贵生等[20]认为,群众史观理论包括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解放、人的价值理论。反思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群众史观内容,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多方面拓展群众史观理论内容。
(3)“七部分说”。王彦等[21]按照“正-反-合”的逻辑演进阐释内容,群众史观包括群众本质、群众价值、群众解放、群众作用、群众范围、群众关系以及群众历史七个维度。群众史观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科学反映了群众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4)重要文献中的群众史观。主要涉及《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等文本。李文峰[22]认为《神圣家族》揭露鲍威尔等人英雄史观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初步提出了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郝贵生[23]总结《神圣家族》的群众史观内容:工人创造一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等。郝贵生[24]关注《共产党宣言》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认为它集中阐发了群众史观的精华内容,高度概括了群众史观原理。习近平的《之江新语》从“为什么”“怎么做”和基本遵循等丰富了群众史观思想内容[25]。
尽管总结群众史观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都坚持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文化和社会变革的主体。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最核心的原则。
从历史主体出发,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理论的重要内容,强调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明确了创造历史的动力。
(1)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郝立新等[26]3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内容分析,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阵容中极为重要的组成,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精神法宝。顾玉平[28]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分析,认为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欧阳康等[28]认为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据。群众史观科学回答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反过来证明了群众史观的科学性。
(2)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两大支柱之一。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不是见物不见人的历史观,而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历史辩证统一。张燕[29]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二个层次是正确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批判英雄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思想。不论是合目的性还是合规律性、主体和客体等,都是从双重维度确定群众史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3)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标识。陈立新[30]认为群众史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标识。罗骞[31]83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群众史观,群众史观是从历史主体的角度表达唯物史观。陈新夏[32]63认为人的发展追求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中从未“退场”,而是以某种潜在的方式一直“在场”,或者说这种暂时的退场实为潜在的在场。唯物主义历史观解答了历史之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中彰显了人民性。
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内在地包含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首先揭示历史是物质的群众的历史”[33]。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历史的真正起点,唯物史观科学阐释了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为群众史观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原理,为无产阶级点亮了自我解放的思想灯塔。然而,面对中国错综复杂的基本国情,理论解释与实践存在的内在张力,不能简单用群众史观的现成观点裁剪现实,而必须采取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状况,具体分析中国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群众遭受剥削压迫的社会根源等。中国共产党推动群众史观中国化,形成了丰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创新。
祁程等[34]认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价值契合,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周家荣[35]认为传统民本思想经过改造转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历史文化基础。付粉鸽等[36]指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前近代的民本主义基体有其亲缘性。毕国明[37]认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奠定了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思想基础。群众史观中国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是依靠社会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二是依靠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主要涉及党的早期领导人的群众史观研究。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工人、农民运动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动群众史观在革命活动中初步发展,奠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张太雷在革命中体会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肯定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地位,认为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才能胜利,人民拥护革命才能成功,青年学生是中国革命新的活力,并对群众路线做出了贡献[38]282-289。蔡和森传播并运用唯物史观,论述了群众史观的主要观点,联系中国社会具体实际,运用群众史观分析中国革命。他较早地提出“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批评”等思想。“他把群众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分析中国革命的必然性、目标、动力、领导力量、途径和方法等问题。”[39]邓中夏在群众工作中聚焦工农群众的现实需求,重视农民群众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维护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40]许耀桐[41]认为党的主要创始人的早期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初步成果,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源头。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带有显著的直接的实践特性,一经得到便运用在革命活动中,实现了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历史起步。
(1)毛泽东的群众史观思想。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代红凯分析毛泽东群众史观的思想轨迹和内在依据,坚信被压迫阶级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42]。郑晓云[43]认为毛泽东群众史观的基石、核心和灵魂,即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创造历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葛传根[44]认为毛泽东确立群众史观以后,终身注重发挥群众运动的力量。动员群众赢得战争胜利,运用群众运动建设新政权,前者获得巨大成功,后者却遭受系列挫折。朱德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革命英雄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人民群众是我军的力量源泉的观点以及他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5]。革命英雄是群众的代表,革命英雄来源于群众斗争,由人民群众推举、筛选、检验英雄,正确评价了英雄人物的性质。毛泽东的群众史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关于同时期主要贡献者的群众史观研究仍然不足。
(2)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群众史观思想。主要集中在历史背景、实践基础、时代特征及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关于邓小平的群众史观:潘坤[46]研究了邓小平群众史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实践特色和当代价值。邓小平提出尊重科学和知识分子、提高群众物质文化水平、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等[47]。关于江泽民的群众史观:江泽民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人民群众利益概念的新内涵,党群关系重要性的新认识,衡量党的工作成败的新标准,坚持群众路线的新要求,实现群众利益的新举措[48]。关于胡锦涛的群众史观:徐令彦等[49]从实践观点认为,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新要求,本质上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王军[50]认为胡锦涛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新论断,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老师和亲人,继承和发展了群众史观。张云飞[51]认为群众史观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两者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
(3)习近平的群众史观思想。主要聚焦在中国梦、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新观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了群众史观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肖贵清等[52]认为新时代群众史观形成的新观点包括:人民主体、人民至上、人民价值、人民动力。任帅军[53]认为,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内涵、制度保障、实现路径、文明形态四个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关于中国梦:辛向阳[54]认为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无限创造力提供了动力和基础。高惠珠等[55]认为中国梦拓展了群众史观的理论深度、宽度和高度。关于人民主体:肖贵清等[56]认为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新时代突出群众史观的人民主体地位,表现在权力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判主体四个维度。张晓东认为,群众史观是人民主体论的历史观,人民主体论实践统一了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57]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为民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陈明凡[58]、钱镇[59]认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王菲等[60]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思想,形成了人民本位的发展主体观,坚持生产力和人民主体相统一。关于人民至上:江畅[61]从理论合理性认为人民至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要求。肖贵清[62]认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底色和本质特征。人民江山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新论述,陈祥健[63]把这个命题看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历史归结与现实表达,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最鲜明最透彻的表达。
学界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和中国梦等,研究群众史观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党站在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树立以群众史观为基础的历史观,在实践中发挥出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
学术界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视阈探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打开了我们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空间。
(1)三重维度。从历史、实践、价值主体论角度思考,王让新[64]244认为以人民为主体,是群众史观的重要内容。李群山[65]认为从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三维分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这也构成了研究群众史观的三条路径。群众史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创性成果。
(2)四重维度。刘国习[66]认为从四个维度理解马克思群众史观:一是阶级斗争发展史角度; 二是哲学革命角度; 三是革命实践角度; 四是相关政治范畴角度。从不同角度理解群众史观,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成果为起点,回到群众立场的世界观、历史观变革。
(3)命题研究维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命题。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黎澍认为该命题不够科学,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学术讨论。首先,学术界和理论界大多数人赞成和支持该命题,认为该命题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关键。杨谦等[67]从历史辩证法分析该命题的内在逻辑,证明了历史规律和社会主体、历史动力和历史主体、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历史偶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辩证统一。破解了两极对立思维的弊端,澄清了被混淆使用的概念。李景源[68]深入到群众史观的相关子命题,从历史的人民性确认了民众是主导力量,民心是解释历史的重要基础,民主是打破历史周期率的利器。白新欢[69]从深化命题的学理论证出发,认为生产力不发达是人民群众受剥削压迫的根源,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是统一的历史主体,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群众的历史局限,补充民心向背决定历史命运的具体机制与逻辑关系。也有学者对这个命题持有批评、反思和质疑的态度。我们衡量理论命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否使用过原话来判断,而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实践检验,实事求是地阐释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
(1)文化政治学视阈。李曦[70]认为汤普森借助文化政治学方法分析了生活主体,立足现实生活道路的群众,微观地解析了人民创造的世界,从大众文化论证群众史观的正确性,有益于发展群众史观。
(2)政治哲学视阈。张文喜[71]认为群众史观是《神圣家族》的一种政治的哲学解码,“群众是历史活动的承载者”。臧峰宇[72]认为《神圣家族》的政治哲学主题是塑造群众的历史,群众是社会革命的承载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显示出无产阶级群众事业的世界历史意义。
(3)话语维度。关于“人民群众”的话语分析研究。针对社会舆论理解“人民”概念产生的困惑,吴学琴[73]提出运用实在性和非实在性相统一的方式,在哲学层面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体,在政治法律层面上转化为公民,澄清了“人民群众”话语的模糊认识。李云峰[74]分别从经济、政治、道德和历史四个方面,探讨恩格斯晚年著作中人民的话语身份定位,形成了关于劳动生产者、权力赋能者、道德评判者和历史创造者的话语体系。
(1)横向比较。内部比较研究:主要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群众史观。因为时代背景和主题的差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在人民利益观、人民主体观和群众路线实践等充实了群众史观[75]。赵毅[76]认为邓小平在实践中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党群关系、群众运动、群众路线、首创精神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群众史观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公式,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丰富的体系,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外比较研究:主要涉及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国外思想界主要运用社会学和心理精神分析等方法研究人民群众。户振亚[77]结合概念、关系和实践三个方面,立体展示民粹主义和群众史观两种不同的“人民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扬弃和超越了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民粹主义。
(2)纵向比较。古今比较研究:主要涉及民本思想与群众史观。江畅等[78]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了尚民爱民观念,赋予了新内涵、树立了新标准和构建了新制度。白海燕[79]认为两者的根本差异是政治立场、实践性、科学性。赵士发等[80]认为毛泽东围绕“人民”形成了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并且“将传统的‘君王(国家)-士大夫-民'的话语结构改造成为了‘人民(国家)-中国共产党'的话语结构”。国家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社会、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飞跃研究:张雷声[81]认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两者都是群众史观在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是群众史观中国化的集中体现。”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群众动力、方法和目的。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时俱进地推进群众史观中国化。顾玉平[82]从物质财富、先进文化、公共权力、社会变革四个向度,从历史创造者角度阐释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造者和拥有者、生发者和评判者、监督者和选择者、主导者和受益者”,这四对关系反映了群众史观是主客统一的社会历史观。
站在人民立场上研究历史,自觉运用群众史观阐释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等。傅颐[83]认为运用群众史观阐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成为该书编撰的鲜明特点。王蕾[84]认为改革开放史研究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研究群众的首创精神,研究群众社会生活史,重视对群众利益诉求研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研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
杜利英[85]认为群众史观是“价值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三者统一,对社会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夏文斌[86]认为在群众史观指导下新时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惠珠等[87]认为群众在现代治理中不是无差异无区别的整体。坚持群众史观,就是要发挥各类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动性,使多元共治、依法治国理念落实落细。杨雪冬[88]认为人民群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制度设计和执行的理念应该是“群众史观”。运用群众史观处理党的建设中党与群众关系问题,以及对领导方式科学化的现实指导意义。
李金和[89]认为坚持群众史观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首要前提,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回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进而树立起唯物史观的价值立场与主体地位,准备了划清立场界限的根本前提和标准。
除了这几点重要研究内容,学界还把群众史观当作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视域,分析考察新时期乡村治理、群众工作、社会道德治理、文化建设、人民司法公正、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等,旨在把群众史观原理融入各个方面的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践行群众史观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理论研究在探索与争鸣中起步。在学术界理论界的不懈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历史观,而且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日益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方法论作用。中国共产党提炼总结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理论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时代化表达,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
第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整体性研究不足。现有研究成果较多地从局部、分散方面入手,导致群众史观中国化演进的系统整体研究不足。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群众史观思想,虽然有助于具体把握某个人物和某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但是也导致同质化的研究成果,未能很好地突出群众史观中国化时代化。其中,缺乏关于党的早期领导人、同时期党的领导人的群众史观研究、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研究。这是关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起点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群众史观继续发展。如果仅仅局限在个别人物或个别时期,缺乏前后比较联系则不能突显出具体发展,缺少同时期思想观点的比较则不能展示出优势,模糊了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第二,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阐明人民地位转变不足。往往在应然层面说明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容易造成对人民群众的抽象化模糊化理解。人的解放是一种现实的历史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人民前途命运离不开改造世界的实践。现有研究较少阐明人民在党的历史中发生的变化。例如,人民如何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翻身,真正成为自身、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人民在精神上怎样从被动转入主动,人民怎么从一穷二白到追求共同富裕等。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过程中,研究人民历史地位发生什么变化,这种转变是何以产生和具体实现的,人民在历史进步中将会怎样,这是必须给予科学回答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动力研究不足。如何在历史前进中更好地提高群众觉悟,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逐步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是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基础,在解决现实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中,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促进人民群众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尽管已有研究从宏观上确认人民的伟大作用,但是忽略了从客观矛盾内部剖析人民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和解决人民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是推动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动力之一。
第四,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党的领导研究不足。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及其中国化研究,注重强调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原则,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大多数情况下突出了人民群众作用,却忽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历史的重要意义。如果缺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很难解释清楚人民地位为什么会发生根本改变,不能很好地回答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因而,党的奋斗在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这是群众史观中国化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大历史观出发,分析出群众史观中国化演进轨迹。群众的历史性变化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整体地把握群众从解放到发展的历程,逐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条件。整体把握坚持人民主体这条历史红线,总结每个历史阶段对人民地位的巩固保障。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整体性研究。运用整体性思维对待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同时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碎片化,不能把各个时期的群众史观分割开来。而是要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长时段历史背景出发,发现贯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根本主题。另外,整体性也要体现在各时期的研究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要求既要注重主要领导人著作,又要联系党的早期领导人的著作、党的领导集体的著作,并且结合党的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资料,综合地立体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研究。表现在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坚持纵向的历史演进研究与横向的内在必然逻辑相结合,坚持把文本解读和实践研究相统一。
第二,深化党的奋斗与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改变研究。群众史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丰富的创造性活动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出发,分析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群众史观回答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提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立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思想史,从大历史观看人民群众前途命运的根本转变。中国人民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奋斗,从备受压迫到当家作主,从贫穷落后到小康生活,从“东亚病夫”到自信自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具体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中,从梳理中国人民地位的变化过程。
第三,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与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内在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质疑者、反对者展开对话,批判其错误的、片面的思维和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群众史观中国化目的是解放群众和发展群众,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逐步达到人民群众的自由解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显示了群众史观的巨大威力,党在四个历史时期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运用群众史观原理的不同方面,在分析解决不同社会矛盾过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群众史观理论。群众史观中国化要密切联系社会主要矛盾,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实践性和发展性,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指明奋斗方向。
第四,加强群众史观中党的领导和群众关系的研究。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现代文明国家多数情况下,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是人民前进的向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保障,因为党肩负着唤起人民群众,指明历史方向的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人民群众,达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工人群众容易陷入工联主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决定力量,但是引领历史发展方向和潮流是不容忽视的条件。这里提出了党的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形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否则无法完成社会历史发展任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党的领导,避免盲目崇拜群众的自发行动,党的方向带动人民群众工作方向,向着美好生活的方向继续奋斗。
历史是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镜子,历史之中蕴藏着智慧和大势。把握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顺历史与群众的内在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历史,而这个历史乃是人类历史,不是精神的天国史和纯粹的自然史。在《英国状况》提到“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90]520。历史并非是无视人类发展的自在之物,也不是没有实质内容的历史。恰恰相反,历史深刻地记录和反映出人类的存在境况,人类又在不断地自我实现中开辟新历史。美国乔恩·埃尔斯特评价马克思的奋斗事业,“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而自我实现,乃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本质。我相信,这是马克思思想中最具有价值和最为不朽的要素”[91]496。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笃信者和践行者,一切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事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