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黟县传统民居宅门的实测数据,分别从宅门的高宽比例、门洞比例以及各构件的构图关系中比较分析,探寻宅门立面构成中是否有参照方圆构图比的制式标准。因为八字门是由平面上的“八”字形凹进而得名,其立面形式是由字匾门和垂花门演变而来,所以本文主要对字匾门与垂花门展开研究。
3.1 字匾门
宅门宽度测量范围为门罩翘角间距,高度测量范围为门槛石底部至束腰脊的距离,字匾门宽高比多集中在0.48~0.64的比例区间,均值为0.56(图 17),与方圆构图比221/2-1(0.55)的比例关系相接近。矩形的短边基本与字匾门中心线位置相重合,门洞顶端则刚好处于比例为1的位置(图 18),由此可以看出,在宅门建造过程中,匠人会通过方圆比例来控制重要构件位置。字匾门相较于垂花门,门罩在宽度方向的出挑距离要小,如果忽略出挑距离,把221/2矩形套入檐下宅门主体,会发现该矩形可以契合地涵盖宅门檐下部分(图 19)。从表1可以得出,黟县Ⅰ类字匾门门洞宽度均值为970毫米,加上左右两侧各250毫米的石材压边,总宽为1 470 毫米,而宅门高度均值为4 430毫米,减去小披檐的高度255毫米得到檐下宅门高度为4 175毫米,4 175毫米与1 470 毫米的比值为2.84,与221/2(2.83)接近,因此可以推测黟县地区Ⅰ类宅门檐下主体部分遵循221/2的构图比。
通过对门罩细部构件的构图分析,可以发现Ⅱ、Ⅲ类字匾门门罩在元宝梁与下枋之间可以形成21/2+1的方圆构图关系(图 20、图 21)。在Ⅱ、Ⅲ类字匾门的构件中,元宝梁与下枋都为出挑构件,两者之间收束的矩形空间形成了以字匾为重点的构图中心,因而可以预想徽人将装饰要素的关系纳入数值的规范,以求门罩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尺寸、比例都达至最佳状态,遵循美的形式规律,调至最佳状态[14]。比例在0.68~0.76的字匾门多集中在西递村,此类字匾门宽度比通常尺寸要宽,门罩两侧出挑距离较远,在体量上接近垂花门。西递村为胡氏家族聚居而来,明清时期家族在经商和从政方面颇有建树,彼时西递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建设活动上都到达鼎盛。在建筑外部装饰上尽可能用料考究,构件尺寸追求排场、大气,在宅门装饰上和其他村子稍有不同。
字匾门门洞比例集中在0.39~0.43(图 22),均值为0.41,具有方圆构图比21/2+1(0.414)的比例关系(图 23),其中宽度均值为982毫米,高度均值为2 382毫米。
通过上文可得字匾门宅门宽高比和Ⅰ类字匾门檐下主体宽高比分别与方圆构图中的221/2-1和221/2比例关系相匹配,Ⅱ类Ⅲ类字匾门其门罩在元宝梁与下枋之间可以形成21/2+1的方圆构图比例关系,门洞也具有21/2+1的方圆构图比例关系。
3.2 垂花门
垂花门宽高比多集中在0.69~0.83的比例区间,比例均值为0.76(图 24)。0.83~1.04的垂花门数量最少,都集中在西递村,0.55~0.69的垂花门多分布在南屏村与碧山村。垂花门有着比字匾门更大的宽高比,传统匠人为了体现宅门装饰的层级关系,在高度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拉大垂花柱间距和增加木檩条出挑距离来提升宅门宽度。垂花门门洞宽高比均值为0.49,为了与加宽后的门罩构图相称,门洞在宽度上也较字匾门有所增加。
垂花门宅门整体高宽比为0.76,不符合方圆构图比,但局部高宽比是能符合方圆数字关系,如门罩的檐下部分基本符合221/2-1的方圆构图比(图 25),方圆矩形以门槛底面为基准,上接檐下五路线脚,左右两侧与垂花柱外边相贴临,门罩月梁的中心线刚好和21/2矩形的上边界相重叠,再以21/2矩形底边两个顶点为圆心,21/2为半径作出的两端圆弧刚好相交于月梁的下边缘(图 26)。垂花门高度均值为4 761毫米,字匾门为4 550毫米,垂花门有着比字匾门更高的门罩高度与更深的挑檐距离,加之古徽州村落秉承“固土节地,造之万物”的规划理念[15],街巷尺度普遍较窄,导致走在巷道中的行人只能看到门罩挑檐以下的部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檐下部分的比例更为和谐,构图更为完整。以21/2矩形所确定的月梁也逐渐取代了无字匾成为具有几何构图美感的视觉中心,所以黟县垂花门罩下枋中央的梯形雕刻相较于其他装饰显得更为精美、华丽。
以月梁中心线向上作一个221/2矩形,矩形长边刚好落在元宝梁下沿,矩形短边也与两侧垂花柱内边相重叠(图 27),因此可以联想到传统匠人在进行垂花门建造中,先确定两旁垂花柱间的距离L,以L为短边从宅门底边向上画21/2矩形找到月梁中心线位置,再通过中心线来画221/2矩形,从而得到宅门的主体轮廓。
垂花门门洞比例集中在0.47~0.51,垂花门宽高比均值为0.49,不具有方圆构图比例关系(图 28)。综上可得垂花门檐下主体部分的宽高比符合221/2-1的方圆构图比例关系,且月梁中心线位置与21/2矩形的短边相重合。
3.3 宅门构图的研究意义
(1)受损宅门的保护修复。方圆比作为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下的社会产物,在建筑中多用于柱檐关系、平面、立面以及群体关系的推敲把握,黟县匠人参考这类构图技艺并嫁接到宅门构图设计整体和细部当中,形成了地域的构图比例(221/2-1和21/2+1)。Ⅰ类字匾门的宅门宽高比与檐下宅门主体宽高比分别与方圆构图中的221/2-1和221/2比例关系相匹配,Ⅱ类Ⅲ类字匾门其门罩在元宝梁与下枋之间可以形成21/2+1的方圆构图比例关系。垂花门檐下主体部分的宽高比符合221/2-1的方圆构图比例关系,且月梁中心线位置与21/2矩形的短边相重合。根据以上规律来进行宅门比例关系的逆推,对于损坏严重的宅门修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当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早在公元前4世纪,欧几里德所撰写的《几何原本》便开始了对“黄金比”的研究,而后的西方古典建筑作品抑或是现代建筑作品中,借鉴黄金比的设计案例不胜枚举。反观国内,方圆比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更在官式建筑中有着广泛应用,可当今社会中方圆比的概念却鲜为人知。当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多是从立面元素、平面转译、意境渲染等方面来诠释,若在建筑平面或立面设计中加入方圆比来权衡构图,可在建筑民族性的设计需求中体现中国传统的营建理念[16]。